項俊波:農業險養老險健康險今年取得重要進展
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近日表示,根據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實現保費收入1.3萬億元,同比增長7.3%。截至10月末,保險公司總資產6.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4.2%。
“保險市場基本保持了平穩運行的態勢,呈現出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態勢。”項俊波指出,今年以來,保險業發展的形勢十分復雜嚴峻,面臨業務增速下滑、償付能力下降、投資收益下行、經營效益下挫的巨大壓力,但各項工作都仍取得了較好成績。
除了車險理賠難和壽險銷售誤導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外,在項俊波的講話中,農業保險、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是取得重要進展的三大領域。“其中,《農業保險條例》已于10月份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上海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方案已基本達成一致。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正在全國鋪開。”項俊波指出,下一步,保監會要繼續抓好治理銷售誤導和車險理賠難工作,探索建立保護消費者利益的長效機制;要繼續抓緊推進上海稅延型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做好方案完善和相關協調工作,盡早將試點方案上報國務院;要高度重視大病保險工作,研究制定大病保險示范產品,細化大病保險相關規定,統一和規范服務標準,配合地方政府開展好大病保險。
“國際上,保險和養老金資產占金融總資產的比例平均達到20%,在我國這一比例僅為5%。這充分說明保險業在我國金融體系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更說明保險業發展還存在很大差距。”項俊波指出,保險業要在完善現代金融體系中發揮作用。保險資金具有長期性、穩定性的特點,通過保險資金運用建立起來的社會融資機制,有助于解決我國金融體系中普遍存在的資金“借短用長”、“借長用短”的問題。
而在越來越嚴重的自然災害賠付方面,項俊波認為,近20年來,國際上自然災害的保險賠付金額一般都占災害直接經濟損失的30%~40%,我國的這一比例僅為3%左右。因此,“保險業要不斷提升風險管理能力,拓寬保險服務領域,積極發揮保險在防災減災方面的優勢,推動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巨災保險制度,以此來豐富和補充現有災害救助體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