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投身加速 中國太平20億謀建上海養老社區
保險公司投身養老社區正呈加速之勢,一直在養老地產按兵不動的中國太平也出手了。
近日獲悉,中國太平集團7月底在上海投資設立了太平養老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太平養老產業投資公司”),擬投資約20億元在周浦設立太平養老社區。新設立的太平養老產業投資公司為中國太平集團旗下的太平人壽全資控股,注冊資本5.8億元。
太平人壽全資控股
目前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冊登記并進入籌建階段,這也是太平擬打造的第一個養老社區項目,位于浦東新區周浦的上海國際醫學園區。
根據工商注冊信息,該養老投資公司主要從事養老產業投資與資產管理、實業投資、投資管理、投資咨詢、養老服務、物業管理、酒店管理。
不過,公司尚在初期籌備階段,養老社區規劃土地和運營模式尚不得而知。太平將參與養老社區建成后的運營管理,醫學園區則負責養老社區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目前,該公司參與投資運營管理的人員主要來自太平資產管理公司。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即太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太平人壽董事謝一群。業內人士分析,雖然太平集團旗下公司眾多,但保費收入主要來源于太平人壽,由太平人壽投資設立該投資公司無可厚非。
該養老產業投資公司將是太平集團布局養老產業的重要棋子。事實上,此前,太平集團旗下的太平人壽剛剛獲得股權和不動產投資正式牌照,躋身少數幾家獲得股權和不動產投資雙牌照的保險企業行列。
據了解,除了上海周浦項目,太平還在其他省市考察,擬投資建設和運營更多高端養老社區。
在業界看來,養老社區會創造保險業新的增長點,其向上銜接醫療保險、護理保險和養老保險等產品,推動保險產品的創新,同時帶動下游的老年醫學、護理服務等產業,能夠極大地延伸和擴展壽險產業鏈。
難以說清的盈利模式
去年底以來,保險公司進軍養老地產的步伐驟然加快,一批項目先后動工。
2012年6月6日,泰康人壽旗下的第一家養老社區在昌平正式奠基開工,總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計劃于2015年正式入住。2011年11月2日,位于河北省廊坊市萬莊的國壽(廊坊)生態健康城正式開工建設。
還有一些協議逐漸簽訂,除了上述籌劃中的太平養老社區,今年8月底合眾人壽(合肥)健康谷項目簽約,規劃建筑面積80萬平方米,總投資48億元(不含土地成本)。此外,2011年底,上海崇明陳家鎮還與中國太保(601601)、中國人壽、泰康人壽簽訂3個中高端養生養老項目的合作協議。
不過,一位保險公司內部人士認為,項目扎堆開工、簽約是數年積累的結果,從公司內部看等了很久。泰康人壽、中國人壽早在2007年左右就開始養老養生項目調研,此后,泰康人壽、合眾人壽、新華人壽、中國人壽逐步探索投資養老地產,但最初幾年進展緩慢。
一個難題在于拿地。作為一項商業與民生功能兼具的項目,養老社區建設除了要有詳細規劃,還必須得到當地政府部門的支持。養老社區的用地是多功能用地,根據建設內容的不同,包括醫療衛生用地、福利用地、公建用地等多種類型,由于價格較經營性地產更低,審批都較經營性地產更加嚴格和復雜。
“政府愿意簽協議表明至少政府中有人認可社區計劃并愿意支持,但從簽下協議到真正拿到規劃用地有非常漫長的路要走,需要多個部門協調同意。”上述人士分析。
事實上,近兩年養老地產不斷受到低價圈地的質疑。保監會今年7月底發布《關于保險資金投資股權和不動產有關問題的通知》,提高不動產投資額度的同時也明令“防止以養老項目名義建設和銷售商品房”。
除了拿地困難,難以說清的盈利模式也是擺在保險公司前面的難題。養老社區投資規模大,回收期長,直至目前,不少獲得項目批復的保險公司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沒有清晰完整的盈利模式。
此外,由于是新興行業,在老年護理相關法律責任界定、行業準入標準、服務運營質量控制標準、人才培訓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需要進一步完善。(21世紀經濟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