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繳費不是想當然 選擇方式有講究
買保險時,很多人會專注于產品的選擇,對于如何繳納保險費用,則是保險代理人怎么說就怎么去做。其實,保險繳費也有講究,選擇合適的繳費方式,也是一種理財之道。
案例
重大疾病險還是期繳好
30歲的于先生,為了給自己和家人一個健康的保障,為自己購買了一份保障額為20萬元的重大疾病險。如何選擇繳費方式,于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是選擇短期繳費,早繳完早省心,還是選擇20年繳,經濟負擔小一些?
對此,河南商報的保險顧問建議,投保重大疾病保險等健康險時,盡量選擇繳費期長的繳費方式,繳費較少,不會給家庭帶來太大的經濟負擔。
同時,不少保險公司規定,若重大疾病保險金的給付發生在繳費期內,從給付之日起,就可免繳以后各期保險費,保險合同繼續有效。也就是說,如果被保險人繳費第二年就身染重疾,選擇20年繳,只支付了十分之一的保費,但是仍能獲得保險公司的大病給付金。
分析
期繳、躉繳應根據自身情況而定
據中國人壽鄭州市公司保險專家李建偉介紹,目前,保險的繳費方式,一種是躉繳,屬于一次性繳清,另一種是期繳,是逐年分期來繳清。
“其實,兩者的價格早已被壽險的精算師精確地計算過了。在價格上考慮到繳費期內的通貨膨脹因素,期繳和躉繳本沒有太大的差別。”李建偉表示,該怎么繳費才合適也是根據投保人自身情況而定。
1。躉繳適合投資類保險
“躉繳的優點在于手續簡單,省卻了今后每年續繳保費的麻煩和保單失效的風險,比較適合收入高但不穩定的人。”李建偉建議,如果購買的是投資類保險,如萬能險、投連險等,在經濟能力許可的情況下,則可考慮選擇躉繳。
2。期繳適合保障類保險
而月繳、季繳、半年繳及年繳都稱為期繳。較躉繳而言,期繳周期長,每次所繳保費金額比較少,每次只需將遠遠少于躉繳保費的一部分資金投到保險中,便可享有同等保障。
“從保障角度考慮,還是選擇長時間繳費較劃算。”此外,不少保障類產品有“豁免條款”,當投保人全殘或失去經濟收入時,可以免繳余下的保費。這樣一來,選擇較長的繳費期就更能夠規避經濟風險。
對比
1。不同銷售渠道,繳費不同,保障也不同
銀保渠道主推的躉繳產品和保險代理人渠道主推的分期繳費產品在投資、保障分配比例上側重有所不同。
以分紅險為例,大部分銀保渠道銷售的分紅險產品,多數只提供人身死亡或全殘保障,不能附加各種健康險或重大疾病保障,只有身故或全殘才有賠付。
通過保險代理人渠道銷售的分紅險,可作為主險,附加各種保障型險種,一旦發生意外,獲得的賠償也高于銀保分紅險。
2。不同繳費方式,退保后的現金價值也不同
如果因為投保人個人的問題而退保,不同繳費方式所退的現金價值也不同。
“躉繳的現金價值較高,可以使投保人少受損失。而期繳,特別是在購買保險的頭幾年,退保金只有很少一點,若選擇退保,投保人不可避免要受到較大損失。所以投保之前還要細細思量。”一位保險業內人士談道。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