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投資功能逐漸弱化 健康險或將漸成市場主流
隨著全球經濟的持續低迷,保險作為一項重要的理財工具,其投資的功能也在逐漸弱化,這也讓更多的險企或個人理財者重新思考,保險的本源究竟是什么?保險回歸保障本質已成必然,而依靠保險產品進行投資理財的方式必然會被淡化。隨之而來的,各類以養老、健康保障等為核心設計思想的保險產品應運而生,業內人士預測,健康險或將成為未來保險市場的主流。
保險回歸保障本質
前幾年,為迅速擴大市場規模,保險業推出了許多以理財功能為賣點的分紅、萬能和投連險(其正式名稱是“變額壽險”。是一種新形式的終身壽險產品,集保障和投資于一體的產品),保險公司希望通過資金運用來獲取利差,實現盈利。但中國資本市場還存在諸多缺陷,保險業對資本市場的過度依賴,增加了資本市場風險向保險業跨行業傳遞的風險。
在西方成熟市場,健康險占行業保費的比例可達30%左右,而我國真正意義上健康險產品的保費收入,在整個行業的占比不足10%,遠低于國外成熟市場。而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養老和健康問題日益突出。一位保險業內資深人士認為,健康險是保險消費者的首要需求,在長期累積下,這些需求必然會釋放;另外,與其他壽險產品不同,健康險專注保障,不會受投資收益影響,可以規避經濟周期波動對保險市場的影響,有助于保險公司經營的穩定、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因此,健康險顯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保險回歸保障本質也成為必然。
健康險讓大病意外無憂
有別于人壽保險以人的壽命為被保對象,健康保險分得更細致,被保對象可以是人的身體、健康狀況、身體意外以及發生意外后需要護理的身體等等,例如長期疾病保險,短期醫療保險,短期意外傷害保險。因此,健康險可能更加注重對大病或意外事故的保障,也是更適合大部分投保人防患于未然的保險產品。
一位保險資深業務人員說:“保險不會改變人們現在的生活,但絕對可以防止生活被改變!”社會調研發現,九成以上的人購買保險都會首先考慮到健康和疾病保障,因為醫療費用赤字是威脅百姓生活幸福的最大問題。所以,健康險歷年占據所有保險需求的首位。積極應對疾病風險,確?!案哒頍o憂”,保障健康、保障未來,是每個人、每個家庭的需求。同時,業內人士也建議,從消費者個體來說,購買健康保險產品首先要考慮自身的需求,結合社保和已有的醫療保障,根據自身的收入情況合理購買健康險產品。
健康險市場漸受險企重視
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健康險保費收入466.2億元,同比增長26.7%,賠付142.3億元,同比降低34%。記者從陜西省保險行業協會了解到,2012年上半年,陜西省意外險和健康險共同統計后的保費收入同比增幅高達22.17%,遠高于壽險及財險的增速。國內各家保險公司紛紛推出健康險產品,這既是健康保險需求進一步釋放的體現,也是保險業自身順應行業轉型的大潮流,在保險產品的設計和市場推廣上,更加遵循保險的保障本質。(千錦)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