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車險承保利潤率下降 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
2012年上半年,我國財產險市場保費收入依然保持了穩定的增長態勢,但受新車銷量增速放緩、車險費率改革、交強險對外資開放及監管機構“嚴監管”等的影響,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承保利潤下滑、綜合成本率上升問題也開始顯現。
保費收入穩步增長
上半年,全國財產險共實現保費收入2804億元,1至6月同比增幅分別為3.7%、14.9%、14.8%、13.4%、14.5%、14.7%。自2009年以來,財產險市場穩步發展的態勢依舊持續。
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及太平洋產險依舊占據中資公司保費收入前三名,3家公司保費收入占全國財產險行業總保費收入的65.92%,盡管相比去年同期的67.16%略有減少,但優勢仍十分明顯。
排名前十位的財產險公司中,增速超過行業平均水平的共有4家,國壽財險的表現搶眼,上半年共實現保費收入113億元,同比增速達44.5%,市場排名從去年同期的第六位上升至第五位。另外3家分別是中華保險、出口信用保險及平安產險,保費同比增速分別為23.84%、21.73%、19.68%。
上半年,21家外資財產險公司的保費收入共33.82億元,同比增長28.3%。相比去年同期,市場排名發生了較大變化,盡管美亞仍居首位,但第二至五名的排序從去年同期的東京海上、利寶互助、三井住友及安聯,變為利寶互助、安盟、安聯及東京海上。其中,安盟更是以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540.1%的速度,從去年的第17位躍居今年的第三位。
車險承保利潤率下降
上半年,占產險七成以上的車險市場保費收入保持了穩定增長,但承保利潤率、綜合成本率等指標不如去年理想。以保費收入列全國第二位的廣東為例,上半年車險承保利潤率為5%,同比下降了2.5個百分點。
“今年車險行業的承保利潤率比去年會略有下滑。”一位財產險公司車險部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其中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包括人工、零配件、人身傷害等成本的增加及監管部門對車險理賠難的治理等。當然,更重要的是新增車險投保量有所減少。”
另一位財產險公司高管表示,目前新車承保率普遍不高。受車輛限購及換購政策影響,該公司上半年高端車的承保率上升10%,但低端車承保率則下滑了20%左右。
宏源證券分析報告表示,車險保費及利潤下行的趨勢已經明確,總體利潤將步入下行區間。中金公司預計2012年財險業承保利潤率最終將下降約2個百分點。
車險承保利潤率的下滑,使財產險公司紛紛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一是期待投資新政,爭取更多的投資利潤;二是調整財產險結構,大力發展非車險業務。
今年上半年,財產險業務結構的轉型依舊繼續。數據顯示,上半年,責任保險、農業保險、信用保險、保證保險業務快速發展,占財產險業務比重達12.8%。
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車險市場的競爭形勢越來越嚴峻,今年3至4月,車險行業的競爭一度引起監管部門注意。保監會繼4月召開規范財產保險市場秩序專題座談會后不久,于5月8日又下發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大力度規范財產保險市場秩序有關問題的通知》,目的在于約束行業惡性競爭。
業內人士表示,競爭加劇的原因除了新增車險量減少外,與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和交強險對外資放開等也有關系。
上半年,醞釀多時的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和交強險對外資放開都有了實質性的進展。今年3月,保監會正式下發《關于加強機動車輛商業保險條款費率管理的通知》,啟動車險費率改革;5月,醞釀多年的交強險正式對外資險企開閘,外資公司將全面進入車險領域。中金公司分析師唐圣波認為,在這種大背景下,財險公司出于對未來行業承保盈利能力水平的擔憂,從而加大當期業務拓展力度。
目前,監管機構已經基本完成了36個省區市商業車險示范條款純風險損失測算工作。招商證券預計新條款正式實施的時間應該在今年底。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美亞、利寶互動、三井住友、三星等多家外資險企已向監管層遞交經營交強險的申請,下半年外資公司涉足交強險市場有望正式破冰。(高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