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險惡性競爭超監管容忍底線 一個月內兩亮黃牌
⊙記者 黃蕾
繼上月閉門座談怒斥部分險企無視監管法規后,保監會近日又下發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大力度規范財產保險市場秩序有關問題的通知》。短時間內監管兩度亮出黃牌以示警告,可見今年以來財險市場無序競爭加劇程度,已經超出了監管政策的容忍底線。
一季度車險承保利潤下滑
今年以來財險市場的競爭亂象,禍起于車險違規。部分財險巨頭帶頭違規搶規模,導致整個車險市場陷入一片亂戰:手續費攀升不說,承保及理賠條件也在被逐漸被放寬。
亂戰的代價便是:一季度車險業務的承保利潤率明顯下滑。以上海市場為例,今年一季度,上海的車險業務承保利潤率僅為0.79%,比全國平均水平低3個百分點。另據了解,多個今年以來車險惡性競爭加劇的地區,一季度車險承保利率更是急速下降。
若此態勢進一步蔓延,2012年車險市場承保盈利堪憂。
監管部門終于坐不住了。為約束行業惡性競爭,保監會此番要求各財險公司審慎評估2012年業務規劃和績效考核政策,盡快對不合理、不科學的業務規劃和考核政策進行調整;全面規范銷售激勵行為,確保銷售費用據實列支,嚴禁以不正當競爭形式擾亂市場秩序;加強對董事會成員及經營班子任期考核監督;并于5月17日前將整改后情況上報保監會。
與此同時,保監會還要求各地保監局加強對市場運行情況的監測分析;密切跟蹤監督轄區內相關分支機構,尤其要加強對償付能力及核心資本不足保險公司的監管;及時將查處違法違規非理性競爭的情況報告保監會;對不嚴格落實監管規定的公司要依法處罰并加大信息披露;組織開展電銷產品經營合規性專項檢查;完善承保理賠信息客戶自主查詢制度。
供需失衡難改向下趨勢
保監會短時間內連亮兩張黃牌,力表重拳整治車險亂象的決心。市場人士認為,嚴格的市場行為監管政策將可能暫緩行業承保盈利水平下滑的速度,但難以改變財險業盈利周期向下的趨勢。
細究此次車險亂象的導火索后,不難發現,引致財險公司不惜代價搶規模的原因,主要是各財險公司在對市場前景普遍擔憂下,采取的違規激進策略。
在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和交強險對外資放開等監管政策趨于放松的大背景下,財險公司普遍對未來行業承保盈利能力水平充滿擔憂。這樣的擔憂,引致財險公司紛紛加大當期業務拓展力度。
而在汽車銷量主導的保費需求逐步減少的大環境下,財險市場競爭主體卻與日俱增,這無疑加劇了市場競爭,導致行業承保盈利能力逐步下降。這反過來又進一步強化了財險公司對未來市場形勢的判斷,并采用更加激進的銷售策略來搶占當前市場。
于是,財險市場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競爭形勢越來越嚴峻,特別是今年一季度較短的時間內出現急劇的惡化,超出了監管政策容忍底線。這也直接反映到了資本市場,近段時間以來,國內財險“老大哥”人保財險H股股價一直萎靡下跌。
按照主流投行預計,今年一季度財險新業務承保利潤率下降約3個百分點,超出市場之前的判斷。但考慮到近期市場監管政策可能趨嚴的正面影響,預計短期有所好轉,但全年財險承保利潤率仍會下降2個百分點。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