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產再保險與國元農險戰略合作
4月16日,國元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財產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再產險”)在安徽省合肥市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再保險為紐帶,在再保險安排、風險管理、產品創新和技術開發以及信息共享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整合有利資源,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進我國農業保險深入發展。作為戰略合作協議的重要內容,雙方還將共同在安徽開展種植業保險風險區劃研究工作,揭示安徽種植業保險的區域風險差異性,探索解決不同風險區域的費率分級問題。
中再產險是國內唯一一家國有專業財產再保險公司,是國內財產再保險市場的主渠道和國際再保險市場的主要參與者。近年來,該公司積極發揮風險最終承擔者作用,為全國農業保險、巨災保險等各種特殊風險提供了主要保障。
國元農業保險與中再產險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自2008年在安徽啟動農業保險試點以來,中再產險一直是國元農業保險再保合約的接受人,為安徽農業巨災風險的分散給予了積極支持。據統計,隨著安徽種植業保險和能繁母豬保險的全覆蓋,國元農業保險每年承擔的風險責任達到300億元。“農業風險具有系統性、流域性和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始終高度重視巨災風險防范,每年都努力安排好再保險,但目前全國性的巨災風險分散機制還不健全,再保險也存在分保難、分保貴等問題,此次我們和中再產險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對于提高再保險工作水平,保障全省農業保險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國元農業保險董事長張子良表示。
“中再產險和國元農業保險處在農業保險鏈的前端和后端,這次我們與國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是中再產險貼近市場、提升技術、創新服務的堅定承諾,有利于實現優勢互補,平等互利,協作共贏。把中國的農業保險推向深入,也是我們共同的愿望和期待。”中國財產再保險總經理和春雷也對此次合作給予了很高的期待。
除了再保險等領域的合作外,雙方協議共同開展的“安徽省縣級種植業保險區劃研究”項目,對于促進安徽、乃至農業保險深入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幅員遼闊,地區間農業生產條件與發展水平千差萬別,導致不同地區對農業保險的費率需求和賠償標準也有所差別。由于處于試點初期,全國大多數的農業保險產品在費率設計上未考慮這些差異性,沒有采取差別費率,定價不科學。鑒于此,2010年,中國保監會啟動了部級研究課題——“全國種植業保險區劃”研究,并于2011年5月6日正式向社會公布了研究成果。為深入推進風險區劃研究工作,中國保監會委托國元農業保險在安徽開展“縣級種植業保險區劃”研究工作,探索以省為單位,對全國種植業災害風險進行評估和費率厘定工作,在此基礎上編制中國種植業保險區劃圖。
農業保險與新農合、新農保是國家財政支農的“三大支柱”。經過4年的不懈努力,安徽農業保險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11年,全省種植業保險承保面積超過一億畝,基本實現應保盡保,成為全國第一個承保面積超過億畝的省份。“目前,我們已經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與中再產險再在再保險、風險區劃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就是我們為提高發展質量而采取的重要舉措。下一步,我們還將加強在農業保險信息化、防災減損、農業保險與信貸的結合等方面的研究,使安徽農業保險工作加快從量的跨越向質的轉變。”國元農業保險董事長張子良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