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10日 12:11
來源:映象網-私家車廣播
國標車難覓蹤影,超標車大行其道,據鄭州市交警公布的一項數據,交通事故中80%與電動車有關。廣州深圳等城市在幾年前出臺地方政策禁止電動車上路。但也有城市對電動車上牌管理。電動車在鄭州的未來,是“禁止”還是“疏導”? 河南廣電全媒體聚焦電動車,私家車999系列報道今天為大家帶來第三篇《疏堵電動車》。
疏堵電動車(記者:齊鶴、鄭強)
電動車占事故總數8成
“5月22日晚,某職專在校學生張某駕駛一輛改裝過的大馬力電動車,行至鄭東新區,由于速度過快,車輛失控與路邊停放的一輛奧迪相撞,張某當場死亡。
“8月25日,鄭州桐柏路與建設路交叉口,一名30歲的男子騎著電動車,將一名83歲的老太太撞倒。由于電動車速度較快,被撞老太在倒地后,顱內出血死亡。目擊者稱,當時電動車上至少乘坐了3個人。”
這些年,鄭州市因為電動車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比超過80%。速度過快,車身過重,不守交規,因電動車死亡的也不在少數。廣州深圳等城市在幾年前像禁摩一樣,封殺了電動自行車在城市行使的權利。而對于鄭州,電動車真的可以一禁了之么?
私家車的聽眾是這么說:
市民一:“我覺得對于電動車不能以禁代管”
市民二:“如果限制電動車太多,那會不會很多人直接買汽車,又會造成更大的擁堵。”
深圳越禁越多,鄭州該咋辦
自從<電動車>系列報道推出以來,眾多聽眾朋友們參與到討論當中,在我們受到的1000多份針對我們私家車聽眾的調查問卷中,只有15%的人支持禁止電動車在城市行使。而目前電動車卻也是眾矢之的,廣州深圳等城市在幾年前禁止電動車上路,對于電動車是禁還是疏,專家也有不同觀點。
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交通管理教研室主任王斌則認為,隨著城市的擴張、立體交通體系的建立,電動自行車業將逐步退出舞臺。
公共交通發展,電動車被稀釋
“不是鼓勵發展,我們不是讓給他資源,就是要淘汰。當代城市的快速發展,需要快速的。通過城市公共交通立體的、完備的、便捷的、快速的覆蓋,有輕軌有地鐵有BRT,出租汽車覆蓋,讓他主動的放棄私人的交通工具。”
據《深圳商報》2015年7月21日報道:2012年4月深圳實施“限電”政策以來,由于缺乏治本之策,超標電動自行車的市場銷售、電動自行車違法上路及非法拉客現象仍屢禁不絕,電動自行車保有量不減反增,甚至阻礙執法、暴力抗法案件經常發生。
電動車該納入機動車行列?
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交通工程系嚴亞丹博士認為,在城市公共交通尚不完善、吸引力低和競爭力不足的當下,經濟便捷的電動車在城市中有很大的市場需求:
“現在有些城市已經開始逐步將電動車交通規劃納入到城市綜合交通規劃體系中來。作為中低收入群體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電動車的存在在現階段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公共交通、道路交通、樞紐規劃、停車規劃等。要實現整個城市交通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協調好各種交通方式之間的關系。”
同時,海口和杭州都是以電動車上牌的方式對整個電動車群體進行了登記在冊的規定。然而上牌后的管理依然面臨法不責眾的困局,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院長楊德民指出,這種方式實際上還是把電動車納入了非機動車群體。
“實際上外地制定的管理辦法都是參照非機動車的管理辦法來做的,但是這個車又明顯區別于非機動車。駕駛員的各種習慣阿,意識都還是比較差的,比較弱。所以說它管理起來還是有很大難度,一個是它量比較大,要管的話肯定需要很多人力往里面投入。
疏堵電動車,鄭州出路何在?
雖然目前鄭州市已經開始醞釀針對電動車制定《非機動車管理辦法》但是 楊德民看來,未來鄭州電動車的管理或許要走一條疏堵結合的路,堵住超標車的銷售,疏通合規電動的行使道路:
“在銷售這一塊,因為鄭州市不是禁摩嗎,你達到摩托車標準的這些東西,要不就禁止不賣,不上路,有了我就查你;你低于這些的東西,也可以制定一些像自行車的管理辦法。規定非機動車走非機動車到,或者是用掛牌管理,掛的時候就審查,掛牌也是一種辦法,管比不管好的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