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1日 14:34
來源:映象網
新聞發布會現場
映象網訊(記者 秦雯 文/圖)建設綜合樞紐,打造國家區域中心城市。12月21日,記者從河南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了解到,商丘目前按照“六區一中心”的戰略定位,打造豫魯蘇皖四省接合部區域性樞紐城市,以此實現全市經濟轉型升級和跨越式發展。
商丘建設綜合樞紐,以發展樞紐經濟破解城市經濟發展難題
商丘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全周在發布會上介紹,商丘是國家“一帶一路”和中部崛起“兩縱兩橫”產業帶區域流通節點城市之一,是國務院確定的“八縱八橫”高鐵網絡中的重要節點城市,京九與隴海鐵路、310和105國道、連霍與濟廣高鐵在商丘交會,構成了黃金“十字”交通網絡。隨著京雄商高鐵、商丘機場、沱會河航運加快推進,未來商丘將建成集公路、鐵路、航空、水運于一體的綜合立體交通樞紐。
由于商丘處于四省交界處,建設的“農貿物流中心”交易處于全國前列,部分農產品價格對于全國具有指導意義;商丘保稅物流中心目前也已封關運營,該物流中心突出了商丘特色,大宗農產品的進出,引起了國內外物流企業的關注;今年,商丘榮獲了“中國物流業十大最具創新力城市”“中國物流最具活力城市”稱號,豫東綜合物流產業集聚區被授予“中國物流十大創新園區”稱號,初步打響了“華商之源·通達商丘”品牌。
此次,商丘依托自身區位交通優勢,通過產業發展環境的營造,集聚區域資源要素,促進產業集聚擴張發展,發展樞紐經濟成為破解城市經濟發展難題的重要途徑。商丘市委市政府率先意識到內陸交通樞紐城市經濟發展的機遇,提出發展樞紐經濟的戰略設想。其編制的《商丘市樞紐經濟發展規劃》,目前政府已正式印發實施,商丘也成為全國首個編制樞紐經濟規劃的城市。
商丘樞紐經濟核心定位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中原地區綜合樞紐、區域性產業組織中心
商丘市市長張建慧說,商丘樞紐經濟發展總體思路構想是結合“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和河南省相關戰略實施要求,按照商丘市“六區一中心”戰略定位,發揮交通樞紐的先導作用和物流樞紐的支撐作用,通過打造支撐樞紐經濟的基礎設施網絡、構建集聚資源的樞紐經濟服務平臺和樞紐經濟創新體系,培育支撐樞紐經濟發展的產業集群,建設具有規模經濟效益的樞紐經濟區,促進商丘市城市樞紐功能和產業集聚輻射能級提升,打造豫魯蘇皖四省接合部區域性樞紐城市,實現全市經濟轉型升級和跨越式發展。
商丘樞紐經濟發展戰略的定位,按照商丘市“十三五”規劃的總體要求,為支撐豫魯蘇皖四省接合部區域性中心城市、全國流通節點城市、全國交通樞紐城市的建設,依托交通條件,發揮產業的帶動作用,商丘樞紐經濟核心定位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中原地區綜合樞紐、區域性產業組織中心。
到2020年,商丘樞紐經濟發展所需的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將全面完成
據悉,此次商丘樞紐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就是以商丘樞紐經濟發展為總目標,通過交通、物流和產業基礎設施完善、服務系統構建和創新平臺謀劃,實現商貿物流、先進制造、高端服務等產業集聚發展,用幾年左右時間,使商丘樞紐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到2020年,商丘樞紐經濟發展所需的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包括商丘機場、保稅物流中心、傳化公路港、鐵路物流園區、商貿市場群等,完成綜合保稅區等設施建設的前期工作。樞紐服務平臺基本形成,交通與物流運營體系、產業服務體系、國際貿易與結算平臺、呼叫服務中心等服務平臺全面投入使用。
創新平臺作用凸顯,以電商平臺、智慧城市建設、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云計算與大數據平臺等創新平臺對樞紐經濟帶動作用明顯。樞紐產業集群初步形成集聚發展態勢,樞紐經濟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成為商丘樞紐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
到2025年,商丘樞紐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形成具有商丘特色的樞紐經濟發展模式,成為商丘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引擎。支撐商丘樞紐發展的基礎設施、服務平臺和創新系統相互融合聯動,形成極強的資源要素集聚輻射效應,商丘成為周邊近億人口的商貿、物流和產業組織中心。商丘樞紐經濟在內陸城市形成示范引領效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