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9日 10:17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記者 秦雯 文/圖)10月28日上午,第四屆中原(鶴壁)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開幕。中原經濟區各地市的民俗文化產品、工藝美術品、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收藏藝術品等眾多文化精品共同亮相,鶴壁這座《詩經》里走出的城市再次為市民和游客帶來了一場文化的饕餮盛宴。
世界最早瓷器亮相文博會:二七古老文明見證,鄭州人也知之甚少
本屆文博會聚集了來自晉冀魯豫24個省轄市和河南省10個直管縣(市)的各類文化展品。其中,鄭州館就陳列了世界上最早的瓷器——商瓷。
在鄭州館的展臺正中間,兩排“十二獸首”備受大家關注,據鄭州館的王洪偉介紹,這是根據圓明園的十二獸首型樣,結合鄭州商代時期的燒制技藝,用最原始的柴燒燒制而成,可以說是代表了鄭州本土商文化。
商瓷本身不像其他瓷器那般絢麗,外觀及其古樸,但在文博會上還是有不少的人們喜歡并詢問。這是什么瓷?怎么燒制成的?產自哪里?每每這時,王洪偉就會耐心的為大家介紹、講解:“商瓷源于3500年前的商代,最早是被人們作為實用器使用,后來慢慢衍生出了工藝品...”
王洪偉說:“雖然商瓷是咱二七古老文明的見證,但是鄭州人基本上不太了解也不太知道,鄭州本土的陶瓷是世界上最早的瓷器。”此次帶著商瓷代表鄭州參展,王洪偉也是希望讓更多人知道鄭州還有中國最原始的瓷器。
小朋友親身體驗皮影戲 學習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皮影戲是以前的小朋友看的,那時沒有電視沒有電影沒有動畫,2000多年前他們就是看這個。”在鹿臺閣一樓的安陽館里,李賽一邊給孩子們講解,一邊教他們皮影戲的操作手法。在一樓的眾多場館中,這里是最受小朋友喜歡的地方。
一對9歲的雙胞胎姐妹在一群躍躍欲試的小朋友身邊怯生生的看著,感覺既好奇又新鮮。李賽將一個白雪公主的皮影放在兩個人的手里,教她們操作方法,剛開始兩個小姑娘看著手里的操作桿都十分的無措,耐心的學習后,白雪公主在她們手里變得生動起來。“媽媽,你看,我們的白雪公主還可以跳舞。”邊玩邊像媽媽炫耀道。
雙胞胎媽媽李女士告訴記者,這次來文博會是兩個女兒主動提出的,她們喜歡畫畫喜歡手工藝品,知道今天文博會開幕就央求媽媽帶她們來到這里。“這里展示的很多東西她們今天都是第一次見,而且這些傳統文化平常也沒有機會可以看到。所以我盡量的讓她們去嘗試去了解,親身體驗過,她們會有不一樣的感觸。”
李賽說,這是他們第二次來到文博會,他們的團隊很特殊,平均年齡22歲,平均身高卻只有1米24。一次偶然的機會在電視上看到皮影戲,他就被吸引了,于是拜師學藝并且一直做到了今天。“皮影戲不止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更是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很珍惜像文博會這樣的機會,可以讓大家知道皮影戲、認識皮影戲、了解皮影戲。只有更多的人喜歡,它才能夠被更好的傳承下去。”
中國傳統文化讓國際友人大開眼界 每年定期到中國學習和了解更多的中國文化
在安陽館不遠處的表演區,許多市民都聚集在一起認真的觀看表演。記者走近后發現,這是被譽為世界太極城的焦作正在像大家展示太極功夫。人群中幾個鼻梁高挺,眼窩深邃的外國朋友吸引了記者的注意。他們也和表演者一樣,身穿太極服飾,進一步了解后知道他們是專程從德國來到河南學習太極功夫的。
“我很喜歡中國功夫,今年4月份在網上搜索后就來中國學習了。”27歲的Thilo告訴記者,剛到中國他學習的是傳統的少林功夫,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發現太極可以像瑜伽一樣修身養性,強身健體,于是就開始學練太極。
在Thilo所在的云臺山國際文武學校其實有很多的外國朋友慕名前來學習,據總教練袁雅樂介紹,學校每年都會招收40—50人的外國學員,占學生總人數的1/8,其中年齡最小的才5歲。
這次和學校一起來到文博會,讓Thilo這些外國朋友非常的震撼,聽到老師一一為他們講解,讓他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了十分濃烈的興趣。“在歐洲,大家對中國的了解基本上就是功夫、長城、西安一些網絡上經常出現的中國符號。”但來到這邊才發現有很多自己想要近一步學習和了解的東西,Thilo給自己定了計劃,以后每年都會定期往返中國,學習太極,學習中文,了解更多中國的傳統文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