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08日 09:15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燕子丹 文/圖)醫療資源不平衡一直是我省乃至全國都普遍存在的問題。城市大醫院門庭若市,鄉村小診所門可羅雀。我國醫療服務格局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需求不匹配的矛盾凸顯,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成為破解這一難題的關鍵所在。河南省人民醫院以信息化為載體,以互聯智慧健康服務為特色,探索建立“分工明確、覆蓋廣泛、資源共享、互聯智慧、服務同質、便民惠民”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持續提升基層醫院衛生服務水平,最終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現代醫療服務新格局。
分級診療 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2015年12月30日,河南省人民醫院與鞏義市人民醫院簽訂了“互聯智慧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建設”協議。自此,河南省人民醫院開始了面向全省百余家基層醫院的互聯智慧服務。
據了解,為了實現分級診療的智慧互聯,河南省人民醫院積極搭建各級平臺,建設了功能齊全、設施先進、配備精良的“互聯智慧分級診療醫學中心”,下設遠程會診中心、綜合調度服務中心、學科聯合中心等五個分中心。建設了河南省人民醫院互聯智慧分級診療協同平臺,實現與基層醫療機構之間手術、麻醉、急救、重癥監護等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建立了包含遠程會診、教育培訓、質量控制、綜合調度、學科聯合5項功能于一體的“互聯智慧分級診療醫學中心”,配置了16人的工作團隊。建立“互聯智慧分級診療協同平臺”和手機APP、微信,實現了醫院、醫護人員、患者三方聯動溝通。與基層醫療機構簽訂協議時,幫扶措施細致到20項,具體包括:專家坐診日、專家手術日、專家多學科會診日、專家健康講座日、省醫患者向下轉診日、專家遠程查房日等。還在省內率先獨立設置全科醫學科,與周邊基層醫院相互聯合,建立“延伸病房”, 建立覆蓋“全科門診—全科病房—日間病房—延伸病房—社區基層實踐基地—慢病健康管理中心—社區聯盟”的立體化全科發展模式,形成同基層醫療機構上下聯動、急慢分治、雙向轉診的分工協作機制。
截止2017年8月底,河南省人民醫院已在全省縣級協作醫院內開展多輪次精準幫扶工作,下沉專家6853人次,累計義診患者50877人次,查房38549人次,疑難病會診11235人次,示范手術1567臺,教學培訓2409場。持續開展醫療、護理、院感質控管理和合理用藥指導,5萬余名基層醫院醫務人員及15萬余名患者及家屬受益。遠程直播授課386場,課程內容涉及臨床專業、護理專業以及醫技科室和醫院管理部門,累計聽課人數25086人。
遠程會診 家門口也能看專家
目前,河南省人民醫院不僅與河南省地市級、縣級協作醫院信息互聯,還建立了河南首個“直聯”國外醫療機構的國際遠程會診平臺,與UCLA(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梅奧診所實現互聯互通,與解放軍總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等23家國內知名醫療機構建立遠程協作,為疑難罕見病例提供遠程病理會診和多學科會診。還以省醫優勢學科為依托,建立了眼科、心血管內科、急危重癥醫學科、生殖醫學、影像等22個互聯智慧學科聯盟,開展學科間精準幫扶。
互聯智慧分級診療服務體系有效改善了醫療服務供給結構,滿足了基層群眾的醫療保健需求,不僅使患者可以就近享受省級專家的服務,而且節省大量醫療及相關費用負擔。截至目前,醫院已開展遠程會診6676例,遠程心電19978例,遠程病理16091例,遠程影像121例,遠程手術示教20場、遠程麻醉示教16場。有10072例急危重癥患者上轉至省醫院就診,4037例康復期患者下轉至協作醫院進行后期恢復性治療。航空醫療救援轉運患者13例。
河南省人民醫院全面落實新形勢下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按照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要求,緊盯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目標,積極探索,主動擔當,堅持“多區多院規模適度、重點學科特色突出、內涵發展文化引領、互聯智慧健康服務”發展道路,把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作為重要任務,以遠程醫療信息系統為支撐,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和技術下沉,積極探索與城鄉基層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為民惠民的互聯智慧分級診療服務體系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