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07日 20:13
來源:映象網
改革開放先行先試,歷來肇始于東南沿海。內陸地區無論如何緊緊跟隨,也難免滯后。
河南不沿海、不沿邊,如何彎道超車?如何崛起?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省委省政府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科學指引下,創造條件,主動擔當,為改革大局先行先試的重任;周密謀劃,找到了符合自身實際的改革突破口。
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原城市群……一系列國家戰略規劃、戰略平臺,先后布局中原。由此,河南躋身于改革開放的前沿,擔負起為國家試政策、為中部崛起闖新路的重任。
這是對河南改革創新的充分肯定,是對河南人民的極大鼓勵。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發端于2014年的一次資本運作,河南航投出資收購了盧森堡貨航35%的股權。由此,雙方正式“聯姻”,開始打造橫跨亞歐兩大洲乃至全世界的“雙樞紐”航空貨運網。
盧森堡大公國首相 格扎維埃.貝泰爾(資料)
我非常有幸促成了盧貨航和河南航投的合作,這是我當首相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我覺得這個決定太正確了,現在我們一周有十五班貨機往返于鄭州和盧森堡。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河南對外開放的破題之作。深處大陸腹地的河南,把目光投向“天空”,沖開了對外開放的瓶頸。2013年3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復《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中國第一個以航空經濟為主體的國家級綜合實驗區就此誕生。4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向全世界發布了這一消息。
鄭州航空港區發展,從此駛入了快車道。2013年7月10日,首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2015年2月6日,河南電子口岸平臺正式上線;2015年12月22日,鄭州機場二期工程正式投入運行;2016年1月6日,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獲準設立,跨境e貿易領跑全國。以鄭州機場為龍頭、以“米”字形高鐵為骨架、以干線公路網為支撐,多式聯運的大交通格局為產業、物流比翼齊飛創造了條件。“打造大樞紐、發力大產業、推動大開放、塑造大都市”的藍圖,已經繪就成為一座美輪美奐的新城,成為河南乃至中部地區融入世界經濟的重要門戶。
今年一至七月份,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客運量,首次在中部機場中名列第一;目前機場已開通全貨運航線34條,貨郵量在中部機場中遙遙領先。航空港試驗區內,已形成智能終端(手機)、精密機械、生物醫藥等八大產業集群。全球每銷售7部智能手機,就有1部產自航空港實驗區。
河南與歐洲乃至全球范圍的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在通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空中絲綢之路”和中歐班列(鄭州)這些快捷的通道,頻繁交往、不舍晝夜的同時,河南又將目光投向更為廣闊的開放領域。省委省政府申請建設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并且連續三年列入中心工作之一。河南,決心用更大的開放,倒逼改革。
2016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河南等7省市設立我國第三批自貿試驗區。河南自貿區,定位于服務“一帶一路”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和內陸開放型經濟示范區,為內陸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提供示范、探索經驗。
2017年4月1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運行。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 張威
自貿試驗區首先是制度創新的試驗田,通過我們目前所進行的一系列的比如說以證照合一、單一窗口等等為代表的這一系列的制度創新,能夠為河南營造更優越的營商環境,對河南省提高政府的行政服務效率,建設服務型政府是有重要意義的,同時河南的自貿試驗區又是中國內陸開放模式的一個有益的探索,因為以前的自貿試驗區都是在沿海的,而這次是我們把自貿試驗區放在了內陸,這對中國整個的開放型經濟來說,是一個有益的探索,這種開放加上我們先進的管理模式,會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這樣一些高端要素進入河南,對河南省的開放型經濟發展,乃至于河南整個的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都會發生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開放是最大的改革。放寬外資準入,創造公平競爭環境,河南自貿區投資項目承諾制等多項試點任務已基本落實到位,400多項省級經濟管理權限進行下放。在河南自貿區(開封片區)從事醫療行業的蘇擁軍,幾年前在外地開公司,辦理營業執照時,曾前前后后跑了幾個月。蘇擁軍形象的說,腿都跑細了。
河南圣源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總經理 蘇擁軍
從核名到跑環評,天天跑手續,感覺就不務正業了,公司啥事都做不了,最后沒辦法了,就找一個專人來負責這個事,就那還跑了很長一段時間。
今年4月1日,河南自貿區(開封片區)掛牌,蘇擁軍的公司在開封片區入駐,三天就辦好了所有手續。
河南省商務廳廳長 焦錦淼
河南自貿區運營以來,五個多月的時間,新入駐自貿區的企業,已經突破了一萬家,實繳的注冊資本已經突破了1400多億,目前自貿區還每天都以近百家的企業進行入駐,整個企業的鏈條比較好,成長性也比較好,生態鏈條比較完整,也比較健康,應該說對下一步我們河南省的產業調整、整個經濟的發展會有很好的促進和帶動作用。
自貿區產生了強大的資源吸引力,美國蘋果、江森自控、摩根大通及荷蘭宜家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紛至沓來。上半年,全省實際利用外資增長3.4倍,增幅居全國首位。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2014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要在中西部再建設一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得知這一消息后,河南省委省政府敏銳意識到,這是河南以創新驅動引領發展、支撐崛起的一次重大發展機遇,必須緊緊抓牢。為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這塊牌子扛回來,省委書記謝伏瞻親自掛帥,精心統籌。從2014年12月開始報送請示報告,到2016年3月獲批準設立,再到5月27日揭牌,僅用了18個月。
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我省以鄭州、洛陽、新鄉3個國家高新區為核心,舉全省之力打造的創新示范高地。
2016年8月,省委、省政府發布《關于加快推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標志著示范區建設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今年4月6日,示范區開放合作北京推介會舉行。推介會上,245項技術“需求清單”向國內外發布,并與中科院、清華大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11家科研院所、高校和央企簽訂合作協議,現場簽約金額1420億元。
目前,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集聚了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90家,占全省總量的60%,高新技術企業占全省總量的55%。
也是在2016年,國務院批準《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原城市群躋身七大國家級城市群。還是這一年,國務院決定,在鄭州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制定出臺《關于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鄭州市要努力建設具有創新活力、人文魅力、生態智慧、開放包容的國家中心城市。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 陳潤兒
深入推進中原城市群建設,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推進鄭汴一體化深度發展。出臺支持洛陽發展的政策措施,提升洛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打造帶動全省發展新的增長極。
眾多國家戰略規劃、戰略平臺相繼落戶,河南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河南在全國大局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2017年4月,河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統籌推進國家戰略規劃實施和戰略平臺建設的工作方案》,明確聚焦“三區一群”。
三區,即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國(河南)自貿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作為引領性國家戰略,“三區”構建支撐我省發展的改革開放創新支柱,打造帶動全國發展的新增長極;一群,即中原城市群,作為整體性戰略,將引導全省著眼全局、把握定位,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構建現代城鎮體系;作為專題性戰略,包括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等,將充分利用國家賦予的先行探索試驗政策,在相關領域實現改革創新突破,搶占發展制高點,服務引領性和整體性戰略的實施。
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劉偉
這一系列的國家戰略,密集落地中原,確實不是偶然的,它是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著眼未來,從國家大局出發的一種戰略布局,戰略部署,也就是讓中原在整個國家的發展的格局、版圖里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它也發映出河南這幾年在改革舉措推動下,為未來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具備了在中部乃至全國發揮先行先試和引領發展的必要條件。
“三區一群”,這些國字號戰略在河南落地生根,是黨中央的信任和支持,是國家要求河南肩負的重任,更是河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機遇豈容錯過,責任直須擔當!以改革的勇氣,堅定不移推進一系列國字號戰略規劃和戰略平臺的實施建設,河南必將在服務全國大局中發揮更大作用,書寫更加出彩的篇章!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