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31日 10:31
來源:映象網-新聞廣播
食用油一般都是成桶出售,可近日,鄭州一些農貿市場的商戶將整桶的食用油打開零賣,這種散稱的食用油質量是否有保證?市民購買時該如何鑒別?
上午,記者來到鄭州市金海市場內,發現有不少商戶都在出售這種“零賣油”,這些油都是鄭州本地廠家生產的,有大掌柜、魏師傅等品牌,價錢每斤在5塊到5塊5之間。當記者問這些油的質量有沒有保障時,商戶取出了一些證件的復印件給記者看,并指出了桶外壁上貼的產品合格證:
(出錄音)“質檢報告、營業執照、這是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這都有,它是廠家直接到位的貨,俺們從來不經過二手。”(錄音止)
其實,大桶油零賣的現象在鄭州眾多的農貿市場內并不少見,誰來為它的質量把關?記者從鄭州市質量檢測中心了解到,每年,省會的多家各級檢測機構,都會有這方面的專項檢測計劃,鄭州市檢測中心食品檢驗所所長李崎:
(出錄音)“一類是按照省局或者市局下達的抽檢計劃,對本地的食用油生產企業進行抽檢,第二類一般都是客戶委托,包括企業或者個人,我們就按照他提供的樣品,參照它的執行標準進行檢驗。”(錄音止)
那么消費者在日常購物中,如何判斷這種“零賣油”的質量是否合格?記者采訪了鄭州市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處長閃自忠,他建議,消費者要看清油的外包裝上是否貼有標簽和合格證,標簽上要明確標注油的名稱、凈含量、生產日期、保質期、成分、生產者的名稱地址、生產許可證的編號等內容:
(出錄音)“另外你要看一下食品經營者是否有食品流通許可證,經營者也要提供產品質量報告,如果說在大的食品包裝上標簽標識都比較規范,應該說是不會有什么問題。”(錄音止)(河南臺記者陳俊杰、鄭州臺記者曲鵬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