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7月25日 09:44
來源:中原映象網-新聞廣播
在三門峽的大山深處有這樣一位鄉村醫生,失去右臂,卻練就嫻熟醫術:(出錄音)
“看病可利索。小孩輸液人家也可以扎上,一次都能扎好。”
雖然生活困頓,卻依然堅持在鄉村行醫12年:(出錄音)
“我在這里能解除他們的痛苦,我就感覺到也是一種滿足。”
他是誰?又在鄉村譜寫了怎樣一曲醫患真情之歌,詳細情況請關注記者調查《獨臂鄉醫馬云飛》
記者剛到三門峽陜縣韓川村衛生室時,馬云飛正在為一位患者輸液。雖然只有一只手臂,但是他還是麻利的取出輸液器,在患者胳膊上纏上止血帶,為患者扎針。韓川村村民馮建周:(出錄音)
“雖然他一只胳膊,但是看病可利索。小孩輸液人家也可以扎上,一次都能扎好。”
對于只有左臂的馬云飛來說,技術要達到讓病人放心的程度,意味著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馬云飛:(出錄音)
“我把輸液器前邊最細那一段細管子就當做血管,然后在上面墊上一層厚厚的紙,把那個就當成皮膚,就那樣放在自己腿上扎,反反復復的練。有時候不小心扎了沒扎好,就扎到自己腿上了。”
就這樣,自己挨了無數針后,馬云飛感覺這扎針的功夫算是成了。
馬云飛沒有右臂。15歲那年,幫家里打麥時,他的胳膊被拽進了打麥機。
25歲那年,他在鄭州市一家醫學院開始了為期3年的學習,通過了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成為目前陜縣唯一具備執業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從醫10多年,讓村民“少花錢,看好病”一直是馬云飛的追求。韓川村村民馮建周說:(出錄音)
“人家就知道這農村人都沒有錢,用一天藥可以治好的,不要你用兩天藥,花最少的錢把病治好。”
而在記者翻出的一摞處方中,馬云飛給病人開的最大藥方,也不過才20多元。馬云飛:(出錄音)
“一般情況下,能低的就低,開藥的情況下,就10塊錢以下,你比如五六塊錢,就看個感冒了,就這么多錢。”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