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04日 18:20
來源:河南人民廣播電臺
近日,鄭州街頭悄然出現了一批“24小時自助充電站”,市民擔心“充電效果”。業內人士建議,這種充電站以應急為主,不宜經常使用。河南臺記者肖利報道:
今天上午,在鄭汴路和貨站北街交叉口西側的康橋商務廣場旁,有兩個燈箱似的“24小時自助充電站”。有騎著電動車路過的市民打量,但很少有人投幣試用。一位路過的市民說:
(出錄音)“這個還是挺方便的,不過也不知道對電池好不好,我一般盡量在家充,有時候實在沒辦法了才用。”
據了解,2009年,鄭州市街頭就已經有600多個“電動車快速充電站”,使用者投幣1元可充電13分鐘,騎行距離5到10公里,一次可投幣6枚。主要分布在街邊修車店、小賣部,有專人經營,使用這種“充電站”不會使電池發燙,但要比家用電動車充電器影響大。河南省電動車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付敏:
(出錄音)“這種充電站會造成電池過充,減少電池壽命,如果采用“脈沖電流技術”充電的話,對電動車電池的影響比較小,不過該技術目前應用得比較少,因此,在街邊充電,應該以應急為主,不要常在街頭充電。”
采訪中有市民希望鄭州街頭能像公用電話一樣,建設一些技術可靠的公用電動車充電站,對此,付敏表示:
(出錄音)““脈沖電流技術”目前成本太高,鄭州市場基本沒有,這還需要政府層面的規劃和引導,比如統一技術標準、占道許可、廣告許可、用電來源等問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