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8日 17:36
來源:映象網
全國人大代表李亞萍
映象網訊(大象融媒映象網北京特派記者 阮海峰 秦雯王韶卿/文 段晉哲/圖)“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問題,特別是失獨家庭的父母養老問題,已經是無法忽視的社會性問題。”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許昌開普檢測研究院院長李亞萍認為,現行“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金額太少,建議有關部門提升獎勵標準,并建立獨生子女父母養老保障機制。
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已經逐步邁入老年人行列
據悉,20世紀70年代我國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由此中國有了第一代獨生子女。不能否認的是,計劃生育政策確實有效緩解了人口過快增長,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建設小康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到2014年我國獨生子女人數已超過2億。與此同時,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已經逐步邁入老年人行列。
李亞萍認為,由于家庭規模小型化、獨生子女外出工作求學增多等原因,身邊無子女的老年人必將日益增加。
“另外,獨生子女政策造就的‘四二一’式的家庭結構,注定了這一代獨生子女今后面對的是結婚后兩個人要贍養四個老人甚至更多,這對獨生子女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她說,加之老年人晚年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包括經濟供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醫療保障多個方面。因此,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相對于現行的養老服務體系,更應該在經濟上、政策上給予最大的關注。
對于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近年來很多地方都適當增加了獎勵標準。
李亞萍介紹,根據調研,目前的情況,大都是從每月5元增加至10元或20元,或將享受獎勵的年限從“到獨生子女14歲止”提高到“16歲或18歲”。這個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相對于現在的物價水平已經失去了當初政策制定時引導群眾少生優生的實際意義,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意義。
提高獨生子女父母養老獎勵金并實行動態調整
對于獨生子女父母年老獎勵金,有的地區在退休后一次性發放養老保險補貼(或計劃生育獎勵費)為當地社會年平均工資的30%,有的地區按月發放,金額由60元至100元不等。
“這些補貼的標準多數已經脫離政策制定時的物價水平,根本不能承擔當前獨生子女父母的基本生活和養老護理費用。”對此,她建議在現行的養老保險體系下,進一步提高獨生子女父母養老獎勵金,并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及消費物價指數動態調整。
李亞萍解釋,就是在現行的養老保險基礎上,根據獨生子女父母的年齡、自理能力以及是否失獨家庭等因素綜合考慮,每月增加適當比例的養老補貼,如增加10%至50%的養老金,以此保障獨生子女年老父母在原有的養老金基礎上能夠有額外的一部分津貼支付老年護理所需要的開支。
“同時,建立健全政策法規保證獨生子女父母年老獎勵金的發放。分別明確企業和政府的職責。”李亞萍還建議,國家出臺一些優惠政策和措施,如通過稅收杠桿(減免個人所得稅)、獨生子女購房優惠等措施鼓勵獨生子女與老年父母同住或相鄰而住以及其他一些如獨生子女父母優先入住養老院的措施。
最后她表示,希望政府盡快探討增加強制護理保險的可行性并付諸實施,為今后中國可能出現的低生育率導致的嚴重的人口老齡化提供一個既能解決就業又能解決養老的社會養老方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