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3日 18:06
來源:映象網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的新年賀詞中說: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黨的十九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正確指引下,河南的各項工作都取得了巨大進展,在關乎百姓切身生活的民生問題上,成績喜人。
值此全國“兩會”之際,映象網重磅推出《@河南人 為幸福而奮斗》系列微視頻訪談,對話代表、委員,建言民生發展,一起為幸福而奮斗。
映象網訊(大象融媒映象網北京特派記者 阮海峰 秦雯 王韶卿/文 段晉哲/圖)“保護傳承好傳統戲曲,不僅需政府加大經濟扶持力度,更需要培養和吸引更多年輕人學戲、唱戲、愛戲。”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鶴壁市豫劇牛派藝術研究演員、中國戲曲梅花獎獲得者金不換做客河南廣播電視臺大象融媒全國兩會北京演播室。
金不換接受媒體采訪
作為首次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金不換告訴映象網記者:“今年他所關心的除了對基層戲曲團隊的資金扶持力度,更重要的呼吁大家要關注戲曲的傳承。對過去老一代藝術家留下的寶貴遺產要進行挖掘整理、傳承發揚,為戲曲事業做貢獻。"
金不換說:“我從事戲曲藝術已經幾十年,能切實感覺到當下是戲曲發展空前之好的一個大環境。現在政府對戲曲創作和專業人才培養的扶持力度非常大,尤其是近幾年,很多戲曲扶持政策落地,效果都非常好。”
全國人大代表金不換
如何保護好戲曲傳承人?金不換認為,應該從小抓起,戲曲進校園就是一個核心。
他坦言,戲曲進校園這種模式需要政府高度重視,不能走馬觀花,“越是孩子看不懂的戲曲越需要講解、解剖,讓孩子理解戲曲里的人物講的是什么,吸引他們的興趣。”
據了解,2016年,河南省教育廳等多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在全省學校開展為期三年的“戲曲進校園”活動。按照“一年試點、兩年推廣、三年普及”的思路,力爭三年內實現全省大中小學校所有學生每年免費欣賞到一場優秀戲曲演出的目標,至2019年6月,覆蓋全省所有大中小學校。
戲曲文化進校園活動,不僅激活了傳統戲曲文化的現代傳承基因,還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保護領域作出了有益探索。“政策好了,更多的人喜歡上了戲曲,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戲曲,愛上戲曲藝術。”金不換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