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07日 18:16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完成貨郵吞吐量44.78萬噸、完成客運吞吐量2225.26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將達到2430萬人次……”2017年鄭州機場客貨運規模實現中部機場“雙第一”。以鄭州機場為亞太樞紐、以盧森堡機場為歐美樞紐打造的“空中絲路”起了重要作用。正是這條“空中絲路”,讓更多的國外產品可以打“飛的”來鄭,并快速分撥到國內的20個城市。
不僅如此,實際上,鄭州機場正逐步形成覆蓋全球的國際客貨運航空網絡。展望七八年后,這條“空中絲路”有望成為引領中部、服務全國、連通歐亞、輻射全球的空中經濟廊道,蘊含無限商機。
2020年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網絡框架將基本形成
2017年6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會見盧森堡首相格扎維埃·貝泰爾時提出“空中絲綢之路”概念,他強調,要深化雙方在“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內金融和產能等合作,中方支持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這不但給河南機場集團加快發展帶來了新的戰略機遇,還讓“一帶一路”建設覆蓋的維度更加廣泛。
河南區位交通優勢明顯,在全國經濟布局和物流發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節點作用日益顯現。河南自貿試驗區被黨中央、國務院賦予特殊使命,要求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著力打造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
在這一過程中,河南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把發展多式聯運作為著力點,并在標準創新、制度創新和模式創新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意見。今年6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支持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更加廣泛的拓寬了“一帶一路”建設的覆蓋維度。
今年9月河南省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出臺了《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專項規劃(2017—2025年)》、《推進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工作方案》,提出要將“空中絲綢之路”打造成為引領中部、服務全國、聯通歐亞、輻射世界的空中經濟廊道,在支撐“一帶一路”建設和服務全國大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根據《規劃》,到2020年,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網絡框架基本形成。屆時,鄭州機場貨運量突破100萬噸、客運量突破3000萬人次,其中國際地區貨運量突破60萬噸、客運量突破300萬人次,出入境人數要實現翻番。
航線網絡方面,鄭州機場新增至歐、美、澳洲際客運航線,開通全貨機國際航線35條、國際通航城市30個以上,盧森堡貨航相關航線、通航點、周航班量實現翻番。
《規劃》中提出,到2025年,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與航空港實驗區同步全面建成,鄭州、盧森堡成為亞太和歐美物流集散分撥基地,在支撐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核心作用。
此外,我省將加強與盧森堡大使館溝通,推進簽證便利業務常態化,2017年年底前確定飛行簽證中心選址,2018年上半年建成投用。屆時,歐洲26個申根國家簽證家門口能辦。
鄭州機場目前是國內進口指定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內陸機場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河南機場集團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充分發揮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和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國家政策疊加優勢,以構建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打造國際物流中心為目標,搶抓機遇,主動作為,貨運樞紐強勢地位逐步建立,樞紐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很好地滿足了河南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2016年完成貨郵量45萬噸,國內機場排名第7位,全球機場排名第54位;在全球前20位貨運樞紐機場中已開通15個航點,貨運運力、全貨機航線數量、航班量及通航城市均居全國第4位;基本形成了橫跨歐美亞三大經濟區、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樞紐航線網絡,成為中部地區融入“一帶一路”的重要航空門戶。航空口岸功能日趨完善。
目前,鄭州機場擁有進口水果、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冰鮮肉類、澳洲活牛、國際郵件經轉等6個指定口岸和跨境電商業務,成為國內進口指定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內陸機場。貨運發展優勢初步顯現。
航空貨運的“鄭州價格”在業內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成為影響全國乃至香港航空貨運市場價格的重要“風向標”;貨運保障設施較為齊全,信息化建設快速推進,建立了24小時預約通關機制,逐步形成倉儲、加工、批發、貿易、金融等冷鏈物流全鏈條服務。目前在鄭州機場運營國際貨代公司70余家,其中有50余家在鄭州注冊落地或設立辦事處,全球排名前100位的有20余家。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