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05日 15:15
來源:映象網
編者按: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是星辰微光,是燭火搖曳,是燈塔立于無垠波瀾,是閃光且耀眼的星點。
你總說自己沒做什么大事,總說看到學生如同見到自己的孩子,總說付出始于愉悅而不求回報,而從你的語言、眼神中,我讀懂了--愛。
成長的路上,你盡師者之能事,年輕的我們無以為報,唯有帶著你的傳承,努力前行。
在第三十三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映象網特別策劃《桃李之教 薪盡火傳》系列報道,選取多位小學、中學、大學教師的動人故事,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致敬這個偉大的群體。
鄭州五十一中教師閆娟
映象網訊(記者 王邵怡 文/圖)“這就是緣分啊,真的太巧了。”說這話的是鄭州五十一中的英語老師閆娟,她口中的“緣分”是一場“三代同堂”的緣分。只不過這個“堂”是課堂。
工作調動偶遇當年老師
1997年大學畢業的閆娟,被分配到鄭州五十二中任教。一次到五十一中開會的機會,閆娟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有個人看起來很像我的高中老師張曄老師?!?/p>
意外的碰面讓兩個人都喜出望外,沒想到昔日的師生如今都成了教育戰線的一分子。礙于工作繁忙,閆娟和張老師匆匆分別。
“那次偶遇張老師大概是1999年,沒想到4年后我倆又變成了同事?!?003年,閆娟因工作調動,來到五十一中任教,跟當年的老師成為了同事。
“跟老師搭班覺得自己還是個學生”
從來到五十一中后,閆娟就心里暗暗期待,不知道什么時候能跟自己的老師搭班。這個心愿在2008年成為了現實。
跟昔日的老師搭班,“雖然現在是同事身份,可是就像我在媽媽面前永遠是個孩子一樣,在張老師面前我也覺得自己還是個學生,總是還想從張老師那里學習?!?/p>
也因為是自己信任的老師,閆娟坦言,只要張老師給班里的學生上課,她的心里就能“放個小假”,她不需要擔心班上的學生不認真聽講或者調皮搗蛋,因為“張老師能搞定?!?/p>
而到了2012年,閆娟曾經教過的學生胡魁也回到了母校五十一中任教,為五十一中添了這么一段“三代同堂”的緣分。
童年經歷讓她想做一個溫暖的老師
不僅是工作中張老師對她的幫助,回憶起以前的種種,閆娟說自己是幸福的,“一路上學都遇到了很好的老師,也是受他們影響我選擇了當老師?!?/p>
小學三年級的一次演講比賽,“我的夢想”這樣一個宏大的命題,閆娟的答案卻緊緊鎖定一個職業——老師?!爱敃r演講比賽的一切我都不記得了,只記得八九歲的我很堅定地想成為一名老師?!?/p>
想因為在幼小的閆娟心里,老師代表著“溫暖”。
閆娟讀小學時,是在自家村子里的學校,老師都是一個村里的鄰居,除了每天給學生們上課,他們還都像自家親人一樣關心學生吃飯、午休和各種生活上的問題。
就是那個時候閆娟發現,除了父母,老師就是那個讓她覺得最親切最溫暖的“家人”。
高考時,閆娟果斷選擇了師范專業。
“想想自己上學的時候喜歡什么樣的老師”
1997年畢業,到今年,閆娟從教整整20年。這20年,看起來教的每一屆學生都是同一個年齡階段,可是學生們的特點一直在變,這也讓閆娟在不停地適應。
“孩子們”是閆娟對自己學生的稱呼,在她心里,班里每個學生都是她的孩子。而這種心態的變化大概是從2011年開始的。
那一年,班上有個學生個性張揚與眾不同,多次跟學生和家長的溝通都不順利,讓閆娟很頭疼,“是自己哪里出問題了?”她一遍遍問自己。
那段時間閆娟想了很多,甚至想到了自己讀書時的種種,她突然想到一個人——初中時的那個英語老師。
閆娟上初中時,由于基礎不好,英語課講的東西她聽不懂也跟不上,恰巧老師點了她來回答問題,可是一個字也答不出。“本以為這下要挨吵,但是老師卻沒有責怪一句,而是仔細詢問了我哪里不會,又把剛才講的內容詳細講了一遍?!?/p>
老師的包容和耐心給了閆娟極大的震撼,就是受這位老師的影響,閆娟大學時選擇了英語專業。
“這不就是受學生喜歡的老師嘛!”想到這里,她如獲至寶,“換位思考自己上學時喜歡什么樣的老師,這不就是我的努力方向嘛?!?/p>
包容、耐心、愛心,這是閆娟從自己的老師身上看到的品質,她決定拿這個來要求自己,因為“耐心和愛心從來都不會錯。”
“我其實可以拿出老師的架子去嚴厲對待學生,但我覺得那樣的話學生跟老師之間是沒有感情的,這樣的師生關系不是我所期待的?!?/p>
現在,閆娟覺得孩子們跟自己親近了,“很多話他們都愿意跟老師分享和交流。”
從樹立起當老師的愿望,再到如今耕耘講臺20年跟學生建立了融洽的關系,閆娟的選擇和轉變無一不是受老師的影響,而她也用這20年的職業生涯完美詮釋了“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