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8日 10:12
來源:映象網-新聞廣播
鶴壁淇縣在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積極探索以“一換兩轉三就”為核心的民生保障措施,使村民“進得來、留得住、過得好”。
淇縣吳寨村43歲的村民劉振全,是村里的首批拆遷戶。看到即將入住的位于鶴淇產業集聚區西南的陽光社區內,綠化、管網、教育、休閑等設施齊全,排水、道路等外網工程也正在收尾,他既憧憬又有些擔憂:(出錄音)“現在小區建得確實不錯,也急著往這里搬,主要是搬過來以后,俺的生活問題也是一大項,將來這工作俺這年齡也不好找。”
針對農民擔心的搬入新型農村社區后續保障問題,淇縣積極探索出了“一換兩轉三就”模式,即用農村宅基地置換社區住房,將農業戶口轉為城鎮戶口、農村社保轉為城鎮社保,對村民就學、就醫、就業政策優先落實。淇縣城鄉一體化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倪豫輝:(出錄音) “對鶴淇產業集聚區的農民,進行統一的培訓,培訓以后統一指導就業工作。第二個是以鶴淇產業集聚區主導產業推進農民就業。第三個是在建設社區的時候,建設了10平方米的商業門面房,來實行老百姓就業。”
來自淇縣吳寨村的王嚴嚴,現在是鶴淇產業集聚區河南布麗斯服裝有限公司童裝車間的一名工人。提及工資,她高興地說:(出錄音)“計件加保底,一個月2000來塊錢吧,心情挺愉快的。”
目前,淇縣規劃建設的17個社區中,已啟動了6個,今年還將啟動4個。“一換兩轉三就”模式也將隨之推廣。淇縣常務副縣長秦濱清:(出錄音) “我們在這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使農民群眾進社區以后,在生活質量上、經濟收入上、社會保障上得實惠,不斷提高農民的幸福指數。” (鶴壁臺記者武俊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