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0日 10:29
來源:映象網-新聞廣播
一年來,依托航空港的建設、航空物流的發展,智能終端、精密制造、等高精尖產業加速向河南轉移。航空港經濟正在成為推動我省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請聽系列報道《開放的鄭州航空港》第五篇:《產業之港》。
河南臺記者齊鶴報道:“這里是鄭州航空港綜合保稅區,富士康在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產基地就在這里,去年,全球1/10的智能手機在這里組裝生產。剛才一批來自韓國的手機零部件運抵綜保區海關,一位企業的關務人員告訴我說,經過加工、組裝,順利的話24小時后這批零部件就會變成蘋果手機,銷往世界各地。”
“對我們企業是消費導向型,市場啥時候有需求,我們啥時候開工生產,今天接到訂單,明天都能出產品,就這樣以一種時效。”
富士康,只是航空港發展的序幕。2月16號,酷派簽訂戰略協議,成為第13家落戶航空港智能終端產業園的企業。河南分公司總經理簡洪輝說,他們在河南的布局將是多方面的,不只是4G手機的生產線,還有研發中心,手機應用開發中心等:“河南做這樣一個布局是基于未來發展的重要考慮。產業鏈的配套供應河南慢慢具備了,富士康,跟富士康配套的配件廠商、應用廠商都在往這轉。公司發展戰略和港區發展都能結合在一起。航空港的建設對我們向全球的輻射也會有很大幫助。”
在距離綜保區15公里的智能終端產業園,紅色、橙色、藍色……12棟現色彩跳躍的現代化廠房已建好,一如充滿活力蓬勃發展的產業園區。利用全球資源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形成特色優勢產業的生產供應鏈和消費供應鏈,正在帶動高端制造業服務業集聚發展。
港區商務局王建業處長:“智能終端我們的起步區就是今天你來到這個位置規劃面積是262畝。一期已經建筑12萬,入園企業13家像天宇、中興、創維已經入園,二期已經動工,建成后會形成50萬規模的標準化廠房區,整個產業園區建起來后會滿足200家以上企業入駐。”
2013年,鄭州航空港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740億,同比增長42.6%。財政公共預算收入15億,較上一年度翻了一番。今年,航空港將啟動“智能終端、電子信息、精密機械、飛機制造維修、航空物流、生物醫藥、電子商務、商貿會展”八大產業園建設。從“一個蘋果”到“一片果園”,航空港經濟成為推動經濟發展“新引擎”。
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曹允春:“機場的內核的驅動力已經顯現的非常明顯了,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他的內在的產業形態就是這樣的形態,高端型和開放型,內含就是創新發展。尤其從區域經濟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一種路徑,企業到產業到產業集群,這個區域是一個高地,是一個引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