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25日 12:13
來源:映象網-新聞廣播
鄭州航空港飛機正在裝貨
映象網訊(記者周曉潔、齊鶴)綠色宜居的生活環境、集約有序的城市空間。產城融合,將415平方公里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打造成一個空港、產業、居住、生態功能區共同支撐的綠色智慧航空都市。請聽系列報道《鄭州航空港、起飛中原夢》第八篇《大都市,讓我們憧憬的綠色智慧航空都市》。
“我們園區打造一個關鍵詞就是產業公園,讓企業的員工生活在公園當中。”
聽眾朋友,現在我眼前的一個大沙盤展示的是鄭州臺灣科技園國家生物產業基地項目規劃,這是鄭州航空港區重點打造的產業基地之一。從這個沙盤看以看到,園區內除了一座座設計精美的獨棟企業樓,宿舍、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也是一應俱全。另外,大面積的綠化和無線網絡覆蓋等現代化服務讓人眼前一亮。園區服務中心總經理常杰說:
“整個園區的造景無論是水系、植被的建設都有深度的考慮。在園區的辦公自動化、管理現代化上提供更多的智能化服務。”
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走進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起步區,一派火熱的施工景象,一個個綠色智能化的基礎設施正在加緊建設。鄭州新鄭綜保區管委會主任張延明:
“未來的航空都市區它的特點就是產城融合。首先要引進產業,通過產業促進就業,通過就業集聚人群、發展城市。”
為了讓“產”和“城”有機結合,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將著力構建“三區兩廊”空間發展格局。“三區”即航空港區、城市綜合服務區和高端制造業集聚區。兩廊則是“沿南水北調干渠生態防護走廊”和“沿新107國道生態走廊”。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大衛說:
“我們現在要建的大都市一定是智能的、集約節約的、綠色的、低碳的,使這個區域變成一個宜居的空間。在這個區域能實現人的生活和人的生產活動的科學安排。”
達到這個目標,實驗區將構建智慧管理、智慧健康、智慧社區、智慧教育等信息應用系統。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曹允春:
“航空大都市、航空港經濟,它跟未來的東西是連在一起的。所以說對于整個河南人民來說,它將來在這個區域內,肯定是通往全球的一個很好的平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