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22日 11:29
來源:映象網-新聞廣播
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法院是一個全省“忙得出了名”的基層法院。民二廳審判員朱智勇十幾年來,沒有一天不提前到崗、沒有一天按時回家,他的天平始終都是向著工作的一邊傾斜。河南臺記者報道:
“準備還錢?那可以呀!你這樣,我把原告律師電話給你……”
早晨8點,朱智勇的辦公室就已經熱鬧了起來,他告訴記者,沒有提前預約的人占到了一大半,但是人既然來了,作為法官的他就應當有所交代:“退訴訟費的、領傳票的、來要求調解的,還有反映情況的,他辛辛苦苦那么遠跑來了,總得給人答復吧,能辦的及時辦,辦不了的給人交代好。”
在朱智勇的辦公桌上,有一個經被翻的破爛的臺歷,每個日期后都密密麻麻地記滿了每天開庭、調解、接待的事項。仔細看看,今年上半年,朱智勇幾乎每一天都排滿了工作:“四月份已經排滿了,5月份也排滿了,還在不斷地排, 6月已經開始排了。”
不知不覺間,又到了一個案件的開庭時間,朱智勇匆匆收起了話題,去了審判庭。再次見到他,已經接近下午2點,而此時的老朱還沒有吃午飯,這位豪爽的漢子卻絲毫不在意:“回來買個涼皮、買個燒餅一吃。趕緊一擦嘴下午都又開始了。”
有人說,這些工作過于枯燥繁瑣,朱智勇卻說,這是一名基層法官應盡的職責。到了下午是寫文書、研看案件卷宗的時間,一摞厚厚的卷宗拿出來,放在朱智勇的辦公桌上發出了“嘭”的一聲悶響。這份卷宗,老朱一直看到晚上7點,這才動身去接小學三年級的女兒。
朱:彤彤?彤彤!
彤:爸爸來啦,你咋來這么晚呀?就剩我自己了!
朱:沒辦法,下次爸爸爭取早點過來。
面對著活潑開朗的女兒,朱智勇也有些許愧疚,小彤彤從一上學,就沒有按時從學校回過家:“晚上給送到晚托班,一般都是7、8點,有時候更晚。有時候也想去,但是站不起來呀,手頭上的事干不完,讓她再等一會。”
朱:怎么樣,餓不餓?
彤:餓!
朱:趕緊回家吃飯吧。你的衣服呢?水杯呢?
彤:這。
朱:老師辛苦了,再見老師!
一邊收拾東西,父女倆一邊說笑著。盡管父親的天平從未向自己傾斜過,但除了偶爾表示不滿外,女兒彤彤對父親依然充滿了親情:“我爸爸很忙嘛。(加班?)是。(你覺得你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很負責的人。有時候回家晚的話,我洗了睡覺,他每天都會問候我幾句。我要好好學習,以后報答爸爸。”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