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27日 09:40
來源:中原映象網-新聞廣播
隨著入學季的臨近,記者走訪鄭州一些學校附近的房屋中介發現,“學區房”開始飚高價,名校附近的二手房也進入了萬元時代。
在鄭州文化路上的一家房屋中介,記者看到,不少學校附近的房源都被貼上了“學區房”的標簽,中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學區房”的房價又漲了20%,均價已超過一萬元:(出錄音)
“價格一直在上浮,原來一套三四十萬的房,現在都賣到百十萬了。”
記者又走訪了鄭州市的幾家中介公司,發現在學校附近的出租房源也非常搶手,月租金和“非學區房”相比,也要高出四五百元。中介工作人員說:(出錄音)
“實驗中學附近五六十平方的,一般租價都是一千四、一千五。博物院家屬院也是比較貴的,都要一千五到兩千。”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高房價的房源主要集中在一些名校附近,大部分家長買了房并不是為長期居住。鄭州市民張先生的孩子正在上初中,為了照顧孩子生活起居,他就在學校附近購買了一套80平方的二手房:(出錄音)
“我的孩子在這兒上完之后,這個房子對我來說是沒有價值的,因為我買得太貴了,一百萬,這房子03年建的,已經賣了四遍了,以后這學區房會淪為一件商品。”
盡管相關部門一再強調:家長切勿迷信學區房,但在張先生看來,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是導致高價“學區房”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出錄音)
“家長的心理就是要教育的平等,啥時候能實現把這些學區的老師輪班制,在這兒教一年,明年去那個地方,教育資源是均衡的,好老師是輪流上課的,這學區房就不值錢了。就不存在學區房這一說了。”(河南電臺記者穆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