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6日 10:48
來源:映象網-天籟936
夜曲
一種鋼琴曲體裁,夜曲的語源系從拉丁語NOX演變,在羅馬時代,有“夜神”之意。夜曲多為作曲家在夜深人靜時用音樂寫下的內心獨白,旋律如歌、富有詩意,略帶憂郁。夜曲這一體裁由愛爾蘭鋼琴家菲爾德所創,而后肖邦在其基礎上提高了夜曲的藝術水平,擴展了作品的規模,使它能夠表現更深刻的思想感情和更豐富的意境。
— Op.9 No.2
這是肖邦夜曲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首,創作于1830年,在創作形式上受到了菲爾德的影響,旋律甜美動人、感情純真,經過幾次的裝飾以及速度、力度的變化在發展,直至華彩段,最后結束在幸福安祥之中。升F大調夜曲
— Op.15 No.2
這首夜曲于1833 年創作,是肖邦夜曲中的杰作之一。曲調優美流暢,具有幾分憂愁傷感的旋律和華麗多變的裝飾音,表露了肖邦渴望美好的生活,憧憬幸福的未來,同時也暗示著肖邦沉重不安的心情,像是留戀往日的美好時刻,卻一去不復返。
— Op.27 No.2
此曲作于1835年,是肖邦夜曲中最優美而通俗的作品之一。如歌的旋律,甜美的意境,婉轉的裝飾,精致的結構,充分的展示了肖邦嫻熟高超的創作技巧,這首夜曲也是肖邦夜曲中具有沙龍性的精品。
—Op.32 No.1
這首夜曲作于1836-1837年,和馬麗亞愛情的失敗給肖邦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震撼了肖邦的心,也使肖邦清醒了。此曲描繪的場景如同親人就在身邊,溫順激情,親切細語,問答式的纏綿,時有氣憤不平,也有體貼祈求,這些戲劇性的變化發展到高潮時出現了暴風雨般的宣敘調,像似對壓力的反抗,憤怒、不屈、最后奏出幾個強音后結束在b小調上,像似絕望地宣告:無可奈何花落去。
—Op.62 No.1
這首夜曲作于1836-1837年,是在肖邦生命中最后的夜曲之一,在這之中我們聽到了最美麗而安詳的死亡之歌。此時的肖邦已經病魔纏身,他似乎知道死神向他招手了,而他卻坦然以對。樂曲像是在敘述、贊美、留戀美好的人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