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wǎng)首頁 > 健康河南 > 正文
2015年07月19日 16:13
來源:映象網(wǎng)-1074慢生活
紀念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
追隨先輩足跡,唱響時代凱歌
——紀念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
晉冀魯豫記者大型聯(lián)合采訪活動《回聲》拉開大幕前方報道
紀念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晉冀魯豫四省電臺記者大型聯(lián)合采訪《回聲》采訪團在河北的最后一站,來到了抗日奇兵“雁翎隊”當年戰(zhàn)斗的地方——白洋淀。
初夏時節(jié),白洋淀里煙波浩淼。雁翎隊紀念館中的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珍貴的展品,將人們帶回那段“一塘荷蕊皆含血,蕩淀蘆花盡請纓”的硝煙歲月。
白洋淀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辛璞田、劉亦瑜、李之光、侯卓夫等革命先烈,為尋求救國救民之路,舍家棄業(yè),投身革命,堅持真理,寧死不屈,成為共產(chǎn)黨員學習的榜樣。
端村慘案、女童怒殺鬼子兵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淀泊相連、葦壕縱橫的白洋淀上,有一支神出鬼沒、來無影去無蹤的隊伍。他們時而化裝成漁民,巧端敵人崗樓;時而出沒在敵人運送物資的航線上,截獲敵人的軍火物資;時而深入敵人的心臟,為民除掉通敵的漢奸;時而頭頂荷葉,嘴銜葦管,隱蔽在蘆葦叢中,伏擊敵人保運船,譜寫了一曲抗日救國的壯歌。這支令敵人聞風喪膽、令百姓歡欣鼓舞的隊伍,就是活躍在白洋淀上的抗日武裝——人稱“水上飛將軍”的雁翎隊。
奔赴戰(zhàn)場
雁翎隊打日寇、鋤漢奸、端崗樓,打伏擊,功績卓著,被冀中軍區(qū)評為抗日先進集體。他們使用過的排子船、大抬桿陳列在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
在當時中共安新縣三區(qū)區(qū)委書記徐健、區(qū)長李剛義的動員下,當?shù)匕傩粘闪⒘艘恢碛?0多人,40多支大抬桿的游擊隊。由于這支隊伍的武器主要是獵槍,而獵槍信口為了放水,插有雁翎,再加上獵戶圍獵打雁時,小船行駛為人字形,所以被人們稱為“雁翎隊”。
一望無際的荷塘和茂密的蘆葦蕩就成了雁翎隊隱蔽打埋伏的天然屏障。雁翎隊利用有利地形,以蘆蕩為營盤,以溝壕為戰(zhàn)場,機智靈活、英勇頑強、打擊日寇、鏟除漢奸。他們時而化裝成漁民,巧端敵人崗樓;時而出沒在敵人運送物資的航線上,截獲敵人的軍火物資;時而深入敵人的心臟。“掃帚炮”、“荷葉軍”、“包運船”讓日偽軍聞風喪膽。
雁翎隊使用的火藥和雁翎
雁翎隊使用的船只
從1939年成立到1945年配合主力部隊解放新安城,由30多人發(fā)展到100多人。雁翎隊利用冰上水上優(yōu)勢,與敵人交戰(zhàn)70余次,僅犧牲8人,卻擊斃、俘獲了日偽軍近千人,繳獲大量軍火和軍用物資。
雁翎隊的非凡業(yè)績,感動了中國,震撼了世界。孫犁的《荷花淀》,穆青的《雁翎隊》,孔厥、袁靜的《新兒女英雄傳》,徐華的《雁翎隊影集》,都是以雁翎隊為題材創(chuàng)作的。
作家徐光耀的中篇小說《小兵張嘎》更是由于1963年被北京電影制片廠拍成同名電影而迅速風靡全國。
《小兵張嘎》的原型趙波出生于1922年,1939年秋白洋淀抗日武裝雁翎隊成立。趙波在雁翎隊開始是偵察員,后來擔任隊長。他作戰(zhàn)勇敢,機智靈活,參戰(zhàn)70多次,消滅和俘虜日、偽軍100多人。繳獲步槍24支,手槍4支,機槍2挺,炸掉2個炮樓。1943年被冀中9軍分區(qū)授予“民兵戰(zhàn)斗英雄”稱號。
趙波向小學生講述雁翎隊抗日故事
回到地方,趙波曾經(jīng)擔任人民公社副社長。1983年當選為安新縣人大常務委員、河北省人大代表。這位抗日英雄于2007年9月8日去世。
雁翎隊(油畫)
英雄鑄就了白洋淀。幾十年過去了,雁翎隊巧妙伏擊日軍保運船的經(jīng)典戰(zhàn)斗,仍被人們津津樂道。而風景如畫的百里湖面也將永遠記住那段抗戰(zhàn)傳奇。
記者感悟
中國的近代史是一曲滿浸悲傷與凄愴的哀歌。中國人民不畏強暴,頑強抗戰(zhàn),用鮮血和生命為代價,譜寫了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不僅贏得了民族解放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也為世界各國人民奪取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維護世界的和平與正義做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
河南人民廣播電臺農(nóng)村廣播記者逯晨陽前方發(fā)回來的報道
銘記歷史,吾輩自強
日本侵華期間,大半中國被日軍踐踏。930余座城市被占;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中國軍民傷亡人數(shù)超3500萬。被掠往日本的4萬多名中國勞工中,近7000人死在日本;日軍從中國掠走鋼鐵3350萬噸、煤炭5.86億噸……
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78周年,重溫歷史,吾輩自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