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2日 14:48
來源:河南日報
10月20日,河南日報“用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三十二談”,刊發了??h縣委書記李彥軍的署名文章《科技穩糧產業富民》???h人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站位全局,勇于探索,在走好“兩不三新”“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之路的征程中展現出的主動擔責和開拓創新精神,在全省引起了強烈反響。廣大干部群眾、省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專家學者紛紛表示,只要堅定不移沿著“兩不三新”的路子奮勇前行,浚縣必將使糧倉更滿、人民更富,傳統農區跨越發展的前景也會更加美好。
??h干部群眾表示:
科技穩糧、產業富民,
是浚縣人的不懈追求
“作為全國糧食單產強縣、產糧大縣,??h敢于站位全局,義不容辭地承擔起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光榮使命。我們依靠科技一手推動新型現代農業,讓糧倉更滿;一手推動產業提升,讓農區更富,這完全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弊鳛榭?h主管農業的副縣長,王有卿對文章闡述的科技穩糧、產業富民發展理念體會尤其深刻。
“文章真是寫出俺們農民的心聲。這幾年,政府重視糧食生產,種田補貼年年增加。現在建設新型農村社區這件事也辦到了俺農民心坎兒里了,政府不僅讓俺上得了樓,也掙得了錢,以后這日子更有盼頭了?!蓖跚f鎮小齊村村民劉天喜說。
鶴壁市副市長劉文彪:
積極探索農區可持續發展道路
鶴壁要在建設中原經濟區中先行先試、走在前面,??h作為傳統農區,面對保障糧食安全歷史重任與群眾富民強縣的殷切期盼,以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科學統籌,不僅自身走出了一條農區跨越發展之路,更為鶴壁乃至全省破解農區發展困境、實現“三化”協調科學發展進行了有益嘗試、提供了借鑒范本。
當前,??h依托科技支撐,以糧食單產突破帶動總產整體提升,讓浚縣的糧倉更加豐盈;另一方面拉長農業產業鏈條,構建農業產業化集群,開創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繁榮的“三贏”局面,既生動踐行了保糧莊嚴承諾,又認真履行了富民強縣職責。
省農業廳副廳長魏蒙關:
向科技要潛力,為大局做貢獻
糧穩天下安。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我們最大的民生需求,是推動經濟發展、確保社會穩定的基石。在世界經濟復蘇復雜性凸顯、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形勢下,河南糧食為全國“穩增長”大局做出了重要貢獻???h作為河南重要的糧食產區,功不可沒。
??h在科技穩糧、產業富民的生動實踐中,敢于創新,勇于探索,在確保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依靠科技驅動,整縣建制推進糧食高產創建,不僅提升了糧食生產水平,而且富裕了一方百姓,為我省“兩不犧牲”的莊嚴承諾做出了最好注腳。
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書記、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副組長,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
高產農業勇擔穩糧重責
糧食安全事關全國大局,要實現河南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產糧大縣不僅要敢于擔當,而且要善于擔當。
浚縣作為傳統農業大縣,在解放思想過程中進一步轉觀念、轉思路、轉方式,以整縣建制糧食高產創建為載體,向科技要潛力,向單產要增量,實現了糧豐民富,主動擔當起了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建設中原經濟區,浚縣探索的新型農業現代化之路,及其創造出的糧食高產經驗,更值得全省乃至全國借鑒。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