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22日 10:17
來源:映象網-教育廣播
天還沒亮,考古學家尹良博士就起身了。他聽到了遠處的從林中傳來野狼陰森、凄楚的哀號聲,不覺驚懼交集。他披上外套,推開房門,眼前的一幕不禁讓他倒抽一口冷氣……這段文字來自中國考古傳奇玄幻小說《太陽部落兩萬年》,關于這本書我們一起來了解。
關于作者
《太陽部落兩萬年》作者蘇湲
蘇巖,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筆名蘇湲,河南博物院研究員,考古學者。2005年,在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大型考古紀實報告《中原考古大發現》1—4冊,即:《叩醒商城》《殷墟之謎》《楚墓疑云》《龍門佛光》共120萬字。書中包括有十三項重大考古發現:西峽恐龍蛋化石群、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鄭州商城、安陽殷墟、鹿邑太清宮、虢國墓地、鄭韓故城、開封宋城等等,每一項都詳細記錄了發現發掘的經過,披露了在一般考古報告中難得見到的一些新材料,整部書語言生動,有故事有情節,可謂雅俗共賞。
2007年6月,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大型考古紀實報告《黃帝時代——探索中華文明起源之謎》和《華夏城邦——追蹤夏商文化探索者的足跡》,共計60萬字。《黃帝時代》集中報道了中國史前文化的重大考古新收獲,本書通過獨特的視角,揭示了中國史前文化的種種謎團。《華夏城邦》集中報道了二里頭夏代城址及偃師早期商城的重要考古收獲。1999年在《河南文史資料》發表《我的父親蘇金傘》,全文約5萬字。曾主編《蘇金傘詩文集》,總計80萬字,1998年由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獲河南省優秀圖書一等獎)
關于《太陽部落兩萬年》
蘇湲做客Up Radio 1066直播間
故事跨越兩萬年,故事主線是什么?
蘇湲:故事跨越兩萬年,分為兩條線索發展。一條主線圍繞考古學家尹良博士進行,他的前世是兩萬年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北部落繼承人——太陽。尹博士為了尋找真相,揭開人類歷史之謎,開始了大規模的發掘和調查工作。這期間,他經歷了生命的嚴酷考驗和一個個神秘詭異的事件,驚心動魄,奇幻驚悚,令人肝腸寸斷。
另一條主線圍繞《綠色前線》女記者戴亦西展開。戴亦西在調查環境污染時,踏進這片古老的土地,從而認識了考古學家尹良博士,并得知自己的前世“月亮”和尹良博士的前世“太陽”,曾經是一對史前患難夫妻。
故事運用穿插敘述的手法,把人們的當前現代生活和人類最初原始生活狀態,以兩條線索自然而緊湊地編織在一起,也嚴肅深刻地探討了人類生存和現實社會中的若干問題:人類成長的歷程、對命運的把握,以及愛情的力量等。
為什么運用考古科幻文學題材來寫考古?這樣的難度大嗎?
蘇湲:這類小說非常難寫,因為懂文學的作家很多,但是懂考古科學的作家卻極少,所以想要寫出有實力的科幻小說非常不容易,他需要具有同時駕馭考古科學知識和文學創作的能力。
我從事文博考古工作,曾經長期從事考古紀實報告的寫作,可以說既熟悉文物考古知識,又擅長文學創作,因此能夠做到得心應手,游刃有余。當下有種普遍看法,認為好書少之又少,垃圾圖書泛濫,而那些賣不掉的書,最終都會成為紙漿。因此我不希望我的書被讀者冷落,我希望它能夠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和認可,讓它有一個廣闊的市場。因此我花費很多精力去研究讀者心理,研究市場需求,研究當下的熱門圖書。
那就必須把故事講得精彩刺激,讓他們的心情像過山車一樣停不下來。《太陽部落兩萬年》嘗試運用了各種手法,最終定位在考古科幻,或者是考古傳奇和考古玄幻小說。
《太陽部落兩萬年》是一部關乎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故事,有著廣闊的時間與空間的維度。而且考古工作中的神秘感和未知感特別強烈,這些都是科幻文學作品不可缺少的要素,因此運用科幻手法最容易表現。
伏案五年,在前世與今生之中互換角色,樂此不疲,是什么給了您靈感和動力?
蘇湲:幾年前,應一位著名考古學家的邀請,去參觀他的實驗室,在那里我看到了一顆完整的人頭骨化石,距今兩萬年之久。他說,當他把人頭骨從探方中捧起時,感覺周圍似乎有一層流動的薄霧,全身的能量都調動了起來。當我和人頭骨那空洞的眼窩對視時,也似乎有一股原始力量在我的腦海中拉伸,把我帶回到兩萬年前的更新時晚期。那時屬于冰河時期,其嚴峻氣候是常人難以承受的。但是我們的祖先硬是戰勝了一切災難生存下來,并且創造出一個輝煌的史前文明。
考古學家說,他們曾經挖到過一座史前夫妻墓葬,兩具白骨做相擁狀,很難將其分離開來。那是一萬多年前的一對情人,他們究竟經歷了什么?一個凄美傷懷的故事,一個在最古老意義上講述的浪漫,考量著我半猜半度的想象力。因此我產生了寫作的欲望,渴望把它們寫成一部關乎人類起源的小說,一部生死絕唱的小說。
出版過300萬字的考古紀實報告,并且被央視探索發現拍成了30集大型紀錄片,勢頭正勁時猛踩剎車,為什么退隱江湖近10年,如今再出發?
蘇湲:在勢頭正勁時,我猛踩剎車退隱江湖近十年。有人認為我江郎才盡,寫不出來了。其實不然,寫作是一種沸騰在血液里的渴望,我怎甘心罷手。有時腳步暫停,只是為了積蓄力量更好的遠航。
我出生于書香世家,父親蘇金傘是我國五四以來最杰出、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曾任首屆河南省文聯主席。他是一位鐵骨錚錚、敢于抗爭的人民詩人,他的詩作素樸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強大的文學力量,在中國文壇產生深遠影響。父親的影響是無形的,從小耳濡目染,喜歡文學,父親從來沒有刻意要求過我們,但是身教勝于言教,那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渴望創作出一部題材宏大、思想深刻的作品,用以表現自己的創作實力和超越的想象力。盡管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但希望始終貫穿我的信念。
更多關于《太陽部落兩萬年》精彩一起期待它的面世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