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0日 16:45
來源:映象網-交通廣播
中歐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等條件開行,往來于中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自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歐班列(重慶~杜伊斯堡)成功開行以來,成都、鄭州、武漢、蘇州、廣州等城市陸續開行了去往歐洲的集裝箱班列。
亞歐之間的物流通道主要包括海運通道、空運通道和陸運通道,中歐班列以其運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征,以及安全快捷、綠色環保、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的優勢,已經成為國際物流中陸路運輸的骨干方式。6年來,已累計開行中歐班列5000多列,2017年以來實現大幅增長,開行數量突破2500列,安排班列運行線57條,國內開行城市達到34個,順暢連接歐洲12個國家34個城市,貨物品類日益豐富,回程班列數量已超去程班列的一半,呈現出良好的國際品牌效應和發展前景
中歐班列物流組織日趨成熟,班列沿途國家經貿交往日趨活躍,國家間鐵路、口岸、海關等部門的合作日趨密切,這些有利條件,促進了鐵路進一步發揮國際物流骨干作用。以中歐班列(鄭州)為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運量快速增長,來自中原地區的服飾,食品,輪胎,機電、電子產品通過這條物流通道運往沿線各國,返程班列帶回了沿線國家的汽車、工業品、紅酒、食品等產品。目前班列已實現去回雙向均滿載運輸的良性循環,為河南及周邊省的外向型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2017年4月底在鄭州舉辦的國際航展,部分參展表演的飛機就是搭乘中歐班列運抵鄭州和返回歐洲的。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歐班列將絲綢之路從單純的“商貿路”變成了產業和人口集聚的“經濟帶”,中歐班列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看得見、叫得響、好于預期的首批落地成果。白俄羅斯鐵路局第一副局長希洛夫接受本臺記者采訪時表示,中歐班列不僅是一條重要的物流動脈,更架起沿線國家人民情感交流的橋梁。
今年4月,在中國鐵路總公司主導下,中國、白俄羅斯、德國、哈薩克斯坦、蒙古、波蘭俄羅斯等7國鐵路部門正式簽署了《關于深化中歐班列合作協議》。為共同做好協議落實工作,今年10月17日至19日,中歐班列運輸聯合工作組第一次會議在鄭州舉行,中歐班列沿線7國鐵路部門代表參會。
本次會議著重討論聯合工作組工作辦法、中歐班列寬軌段“三并二”運輸組織方案、聯合工作組下一年度工作計劃,下次會議時間和地點,以及新成員加入辦法等方面的議題。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中歐班列國際合作持續深化,對推動中歐班列運輸協調機制發揮作用,合力打造中歐班列國際物流品牌,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經濟社會發展與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