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13日 11:16
來源:映象網-經濟廣播
案例:消費者陳女士幾天前在某網站團購了一個火鍋券,價格低至2折,陳女士坦言,正是低折扣和不錯的菜品吸引了她。然而當她和朋友來到火鍋店就餐時,發現菜品跟網站介紹的差別太大,分量少不說,而且有些菜明顯已經不新鮮了。陳女士找到火鍋店老板理論,沒想到老板卻說團購菜品一直都是這樣,是網站為了銷售量而夸大其詞,如果不滿意應該去找網站。但陳女士給網站的客服打了十幾個電話也沒人接聽,這讓陳女士生氣又無奈。
回復:中國電子商務中心法律與權益部分析師姚建芳表示,由于團購行業準入門檻低,大型團購網站只有少數幾家,很多小型團購網站甚至沒有備案,撈了錢就關閉。這種高倒閉率,就容易讓消費者蒙受損失。面對虛擬的互聯網市場,消費者既很難向倒閉的網站索要賠償,又沒法在商家消費。
提醒:消費者在網絡團購時應擦亮眼睛,提高辨別能力和審查能力,不因虛假宣傳的誤導而誤信;同時不能一味貪圖低價團購,而應把團購網站的信譽、規模等作為重要參考信息;購買前應仔細查看團購細則,包括消費使用規則、退款相關條款等,并保留好相關購物憑證;盡量不在團購網站中存入較多資金,以防出現賬戶被盜等情況。
收聽提醒
鎖定FM103.2或下載“映象新聞客戶端”即可收聽!
參與熱線:114轉“財富調頻”,
0371-65951972。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河南經濟廣播”。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