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19日 10:56
來源:映象網-經濟廣播
在市場經濟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是消費者,因此,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備受關注。當您的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時,您會如何維權?
A、與商家理論維護自己權益,但不會采取進一步行動;
B、用法律武器和商家斗爭到底,直到自己的利益得到維護;
C、想到用法律維權,但力不從心,認為花費人力物力財力來解決不值得;
D、想不到用法律維權。
【相關維權知識鏈接】
一、消費者所擁有的九項權利,你知道嗎?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以下九種權利:
(一)安全權。它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二)知情權。消費者享有知悉商品和服務真實情況的權利。
(三)自主選擇權。它是指消費者根據自己的消費要求、意向和興趣,自主選擇滿意的商品或服務,決定是否購買或接受的權利。
(四)公平交易權。即要求經營者與消費者在市場交易活動中,應當遵循市場交易的基本原則,即消法確定的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讓消費者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五)求償權。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六)結社權。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權利。我國的消費者組織包括各級消費者協會及各種類型的群眾性的基層組織。
(七)獲得消費知識權。這一權利包括消費者有權獲得有關消費
方面的知識和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
(八)人格權。在市場交易中,要求消費者和經營者應互相尊重。消費者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享有其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
(九)監督權。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簡稱監督權。
二、消費者維權的方式有哪些?
(一)協商和解。消費者與經營者在發生爭議后,在自愿、互諒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和解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這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經營者來說都是理想的途徑。
(二)投訴調解。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后,由第三方對爭議雙方當事人進行說服勸導、溝通調和,以促成雙方達成解決糾紛。
(三)行政申訴。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權益爭議后,可請求有關行政部門解決爭議,它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強等特點。消費者決定申訴時,一般用書面形式,并載明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如與經營者達成和解,可撤回申訴,請求有關行政部門作出調解書。
(四)提起訴訟。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訴訟屬于民事訴訟范疇。
微信參與:搜索公眾賬號“河南經濟廣播”加關注即可。
參與熱線:114轉財富調頻
0371-65951972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