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商場的兒童游樂場
幾天前,成都城南某商場三樓的一家兒童游樂場外,一張“告示”引發過往行人關注。這份來自家長的投訴稱,孩子在該游樂場玩耍時不慎遭遇骨折,事故發生后,游樂場方面表示事前已履行安全告知義務,因而拒絕承擔事故帶來的任何責任。
這樣的糾紛并非孤案。隨著最近天氣轉冷,不少家長開始減少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于是乎,各大商場里的兒童游樂園生意變得更加紅火。同樣增多的,則是民情熱線(028)86968696收到的家長投訴——不少家長反映,孩子在游樂場玩耍時,遭遇種種安全問題,但游樂場卻拒不負責。
日漸增多的室內游樂場是否安全?誰該為游樂場的安全負責?四川日報民情熱線記者近日展開調查。
【探訪】
清潔安全憑責任心 家長質疑有無標準
是否干凈衛生,是家長們選擇游樂場所時最為關注的問題。
民情熱線記者首先來到成都府青路的財富又一城商場,這里三樓有一家超過200平方米的兒童游樂園。記者在現場看到,園區入口立有一個警示牌,寫著進入園區的一些衛生要求,比如只能穿襪子進入、孩子體溫不正常不能進入、3歲以下孩子必須穿尿不濕進場等等。
不過逛完整個游樂場,都沒發現消毒記錄公示。記者就此詢問在場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每天都會清潔一遍地面,但沙池、決明子池和海洋球池,他們是一個星期清理一次。至于這樣的“清潔頻率有沒有依據”,或者“清潔過程及清潔用品如何規范”,工作人員表示“不知道”,并且“打掃成啥樣全憑感覺”。
記者走訪了成都市4個大型商場的9個室內游樂園,盡管這些游樂園工作人員都表示“衛生問題可以得到保障”,但全都沒有貼出消毒記錄公示;對于“有沒有衛生條例方面的約束”,他們的回答也都是“不知道”“不清楚”。萬象城4樓的一家游樂場所的負責人干脆回答:這個問題暫時無可奉告。
除了衛生,安全方面也有不少隱患。在環球中心3樓一家位于拐角處的游樂園里,緊挨著柱子的板凳上方,一個沒有包裹住的電源插座裸露在外,身高超過90厘米的孩子爬上凳子,不需要墊腳就能摸到。
而在金牛區凱德廣場的一家游樂場里,帶孩子玩耍的王女士說,游樂場球池里的小球經常滾到球池外的地上,工作人員也不管,孩子們跑來跑去,踩著小球很容易摔倒,一次她的孩子便踩著球一滑,向后撞在沒有防護的墻圍上,后腦當場鼓起一個血包,驚出一身冷汗。而游樂場的工作人員看到后,卻只是給抹了點碘酒,就再也不管了。
采訪中,不少家長向記者反映他們曾經遭遇的游樂場安全隱患:空中防護網破了個大洞、蹦床上發生踩踏、攀巖墻邊無人看守等等,“難道安全防護全憑游樂場工作人員的個人感覺和責任心,就沒個統一的執行與評定標準嗎?”王女士質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