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自行車很火,而且自從這些隨用隨停的自行車出現,很多人已經對這種分時租賃的代步工具產生了依賴。除了自行車,能共享的汽車實際上已經在北京、上海等幾個大城市出現了很長時間。
EZZY 是創業比較早的分時租賃汽車創業公司之一,車型也比較獨特,在北京運行一個全是寶馬 i3 電動車組成的車隊。5 月 6 日,EZZY 在北京開了一場發布會,宣布即日起在北京投入一批奧迪 A3 轎車加入車隊,同時宣布了一些數據,比如從去年 3 月服務上線開始,EZZY 的注冊用戶數達到 10 萬,平均每車每日可以完成 6 單訂單,平均每單收費 70 元等等。
EZZY 的實際體驗是這樣的:用戶在用駕照注冊了賬戶之后,EZZY 的 App 上會顯示你附近有沒有可以提供服務的車,根據導航找到可能停在任意停車位的 EZZY 分時租賃轎車之后直接用手機 App 開車門,之后就是隨意駕駛了。駕駛結束之后也可以隨便停,然后用手機結賬,鎖門走人。
總的來說,基本上和用摩拜單車的體驗沒有太多差別。
EZZY 在注冊時收取押金 2000 元,用車時的費用是按使用時間收取,遇到事故車輛和駕駛者都有保險,等等。
但是從用戶角度出發,也有一些體驗上的問題,比如有時候按照地圖的指示根本找不到車,因為這輛車有可能停到了地下車庫;有時候不注意會收到幾百塊的超區費訂單,因為無意之間把車開出了 EZZY 在北京以四環路為界的服務區域,等等。
實際上,全國范圍內做分時租賃汽車服務,或者號稱做分時租賃服務的新公司至少有 30 家,但能提供相對正常的用車體驗的,大概也就 5 家上下,比如在北京運營的 EZZY 和 Togo,重慶的 Car2Go 等基本可以實現像共享單車一樣的體驗。但是大部分共享汽車新公司都不是這樣。
舉例來說,像綠狗租車、一度租車、友友用車類似的很多新公司,車隊中的車大部分是北汽 EV、奇瑞 EQ 系列這樣的純電動車,這樣的車實際上完全談不上什么駕駛體驗,最大的問題是續航里程太短。想想看,在夏天或者冬天,你開著一輛分時租賃的電動車,卻因為開了空調恐怕就到不了目的地而承受高溫和寒冷,這車不租也罷。
另外一些共享汽車服務的毛病出在別的地方。比如奔馳母公司旗下的 Car2Share,目前在上海和北京運營,但它們的服務流程是這樣:Car2Share 的車有固定的專用停車場,用戶在車場旁邊的服務臺顯示屏上掃碼支付,服務臺上會伸出一個小盒子,里面放著車鑰匙。用完車也必須把車還到專用停車場,不能隨便停。這種分時租賃其實已經和傳統租車的麻煩程度沒有太大差別了。
相比之下,EZZY、Togo、和 Car2go 的服務優點就很明顯:車型是寶馬 i3 和奔馳 Smart,駕駛體驗可以接受,同時方便取送,叫“共享汽車”名副其實。
但從運營的角度來講,隨借隨還的共享汽車有一些顯著的運營難題。比如,如果采用純電動車型,每天晚上安排車輛充電需要消耗很多人力;需要和商業停車場談很多合作,才能保證用戶隨處取車的時候不被停車費困擾。
在發布會之后的采訪中,EZZY 的 CEO 付強解釋了這些運營困難。
他說,寶馬 i3 雖然是獨特的車,但是續航依然很有限,冬天只有 80 公里左右,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運營,一輛車拉一兩單就必須由地勤拉去充電。冬天的時候,EZZY 甚至會讓系統禁用前往機場的送車上門訂單,因為續航支持不了首都機場一個來回的路程。而這次增加的新車選擇汽油車,改善運營難度是原因之一。
談到 EZZY 的財務狀況,付強說目前公司正在進行 B 輪融資,暫時還在燒錢。但是公司的車隊并不是 EZZY 出資購買,而是選擇和租賃公司合作進行資源交換和租賃取得,車這方面不花太多錢。付強認為這是共享汽車公司不得不選擇的模式,如果都是自己花大錢買車,作為一個創業公司恐怕沒有辦法正常運轉。
但不是每個共享汽車公司都愿意公開這么多信息。雖然共享汽車公司能數出幾十個,但是狀況百出:友友用車因為經營不善關門,有車用車、EVCARD 等幾個用車服務要么是 App 根本沒法用,要么是沒有車可以租。
在問到未來共享汽車行業有沒有像打車行業一樣,被一兩家公司兼并和壟斷,付強認為很有可能。
如果共享汽車真的可以變成一個長期延續的服務,最終有資格活下來的,不會是那些僅僅存在于新聞報道里的共享汽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