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與天貓互懟早已是家常便飯,如今一向低調的唯品會入場,無論是雙雄爭霸還是三分天下,電商巨頭都在不斷為市場爭奪戰增加戲碼。7月12日,唯品會首次站隊京東指責天貓要求商家簽署“獨家”合作的行為,天貓隨后怒懟上述行為是“碰瓷”。對于圍觀者來說,平臺要求商家“二選一”的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而京東與唯品會的聯手才是意外驚喜。
唯品會高調化
對于行業中的輿論紛爭,唯品會以往向來十分低調,但此次公開站隊京東,其中深意耐人尋味。京東、唯品會日前發布聯合聲明,抵制某電商平臺強迫商家“二選一”,問題的矛頭直指天貓。對于此次發布聯合聲明的意圖,唯品會表示,純粹是為了維護市場健康、公平、有序發展的共同目標。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京東與唯品會此番強強聯手的背后遠沒有那么簡單。根據易觀此前發布的《中國網上零售B2C市場季度監測分析2017年第1季度》數據顯示,天貓、京東、唯品會在當季度的市場份額位列前三。其中天貓以55.8%的市場份額居首,超出京東26.7%、唯品會3.4%的市場份額之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商行業人士也表示,京東拉來唯品會助陣,大有把天貓樹立成行業公敵的意味,雖然在數字上仍有一定差距,但是雙方的聯手多少能夠增加在市場份額上的話語權。
有統計數據顯示,在2016年唯品會的品類結構中,服飾、鞋包的占比分別為36.9%和14%,是品類結構中占比最多的兩類。互聯網商業顧問、億邦動力網首席知識官葉志榮認為,從此前京東遇到的問題也可以看出,“二選一”的情況主要發生在服飾品類,而這也正是唯品會的重要品類之一,牽連其中在所難免,唯品會總要做出一些預防的舉措。
聯手備受矚目
京東與唯品會的聯合聲明向外界釋放了一個信號,兩大電商在未來的合作上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盡管雙方目前沒有透露出有關進一步合作的舉措,但從各自的用戶人群畫像以及當前加碼的業務重點來看,兩大電商平臺儼然相輔相成。
從用戶人群來看,根據今年一季度唯品會發布的財報內容顯示,活躍用戶人數為2600萬人。而根據唯品會首席財務官楊東皓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唯品會超過80%是女性用戶。對于以3C、數碼起家的京東來說,活躍的女性用戶人群正是京東正在努力拓展的用戶對象。根據此前京東在“6·18”期間發布的數據顯示,在6月1日-18日,首次在京東進行消費的用戶中,女性用戶數量達到去年同期近2倍。其中,生鮮新增用戶中女性用戶占比超60%,女性用戶的增長正是京東增量的主要來源。
在業務拓展上,京東在今年6月宣布投資控股奢侈品電商平臺Farfetch,強勢加碼時尚業務布局。但在此之前也因為“模特秀”風波,被業內笑稱缺少時尚基因。對于正在從“一家做特賣的網站”,向 “全球精選,正品特賣” 升級的唯品會來說,擁有充足的海外貨源,以及眾多的資深時尚買手資源是自身的優勢所在。這也意味著,唯品會不失為京東加速時尚布局的一條捷徑。
此外,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剛上任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一職不久的廖建文,此前為長江商學院副院長,而包括唯品會董事長沈亞、CEO方洪波均為長江商學院校友。作為京東集團整體戰略規劃及戰略實施落地工作負責人的廖建文,在此次京東與唯品會的聯合行動中是否起到了牽線搭橋的作用尚未得到證實,但令人充滿遐想。
資本合作待考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12日京東與唯品會發布聯合聲明后,7月13日,唯品會股價一度大漲,當天收盤價上漲6.69%,收盤價為11.32美元/股。有分析人士表示,無論從用戶人群還是業務拓展的方向上來看,京東與唯品會都存在互補,不排除雙方此后進一步加深合作的可能。另外,對于市值水平將近10倍于唯品會的京東來說,通過換股形式促成雙方合作的可能性不低。但也有觀點認為,就算京東與唯品會開展資本合作,但如果沒有創新概念,可能也難以對各自股價產生大的影響。
根據雪球網信息顯示,從整體市值水平來看,京東當前的市值水平近590.91億美元,唯品會的市值約為64.27億美元。電商戰略分析師李成東認為,從某種程度來說,京東控股唯品會,是唯品會最好的出路,也是互惠互利。京東有海量用戶,唯品會擅長做服裝;京東有物流體系,唯品會有供應鏈。京東投資唯品會,可以大幅度提前完成自己的服飾增長目標。但他也表示,隨著京東快消品和生鮮業務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大量女性用戶,京東收購唯品會的意愿會越來越小。
而從唯品會的情況來說,根據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唯品會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5.52億元,同比增長16.4%。據了解,這已經是唯品會第18個季度連續盈利,相較而言,京東在今年一季度宣布實現上市以來的首次盈利。就此來看,唯品會對于接受京東入股的意愿還有待商榷。
此外,從最初的“流血上市”,到此后被稱為“妖股”,唯品會給人的印象始終具有“逆襲”的潛力。縱然隨著近年來的股價下跌褪去了“妖股”光環,但也可以注意到,包括邀請娛樂明星周杰倫、昆凌夫婦做代言,宣布入駐摩拜單車打造“摩拜+生活圈”,唯品會在營銷熱點的玩法上越發多樣。在此情況下,相較于與京東在資本層面上的合作,雙方在營銷、供應鏈乃至業務運營上的合作更具想象空間。
尋求雙贏效應
京東與天貓互懟早已是家常便飯,但就如2015年阿里與蘇寧相互參股所引發的星球碰撞,京東與唯品會的搭臺同樣也是為了尋求雙贏的合作。無論合作的方式如何,在京東與天貓互相擠兌的路上,京東不再孤軍奮戰,唯品會也將借此重新上位。
事實上,梳理京東當前的持股信息以及近年來的投資舉措可以注意到,通過與模式成型的電商平臺達成資本或戰略上的合作,已經是京東拓展自身業務領域的常用策略之一。包括2015年京東領投天天果園,拓展線上生鮮市場;以43億元戰略入股永輝,并在近兩年與沃爾瑪頻繁互動獲得后者增持,以擴大自身在商超領域布局的底牌。此外,還有2016年京東從沃爾瑪手中接過達達,組成達達-京東到家,深耕商超O2O。
而對于此次與唯品會的合作,葉志榮表示,自建的物流體系目前已經成為唯品會業務板塊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唯品會也正在籌備重組物流業務。雖然現在還沒有苗頭,但不排除京東與唯品會在這方面合作的可能。
楊東皓在此前的唯品會一季報解讀中透露,公司已對第三方商家開放物流,并將進一步擴大開放物流的比例。而另一方面,京東在今年4月宣布成立物流子集團,京東物流子集團CEO王振輝表示,未來京東物流要成為國內高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商,這也讓京東與唯品會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
(原標題:京東搭伴唯品會空間有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