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為夢想窒息”被輿論投了不信任票之后,將很難再用一句“出國圓夢”就能過關。
賈躍亭回來了,不過,這次是以受訪者的身份回歸,說的是今早朋友圈“刷屏”的騰訊科技獨家對話賈躍亭、披露其出國經歷與造車夢的文章。
在這篇采訪中,賈躍亭對樂視網上市造假的傳聞予以否認,稱“樂視網IPO,100%沒有造假”;
撇清了樂視與證監會發審委“有人被查”的關系,“他們不是因為樂視網而抓,而是抓的人當中,有審過樂視網的。”
對留在美國的質疑,他說不回國才能保住“個人已經投資近10億美元”的FF法拉第汽車。實際上承認一旦回國,在解決國內的債務糾紛之前,他可能將陷入債務泥潭無法超脫。
雖說的是獨家采訪,這次報道本身是對話體,沒有展現其在美國造車的證據。但他也表示“最大反思是冒進,不熟悉資本運作”。
而曾幾何時,“冒進與熟悉資本運作”是成功者賈躍亭的一大標簽。
熟悉樂視的朋友知道,早年樂視是以各種發布會營銷和宣傳著稱,其典型是“生態化反”的口號,背后是一套激進的擴張戰略。
簡單來說,就是以一個成熟業務(樂視網、電視)帶動其他新興業務(體育、手機),哪怕新業務出現虧損,也可以挪用成熟業務的資金,來維持整個樂視體系的正常運轉。
這種“拆東墻補西墻”造成的關聯交易,反復累計和利用金融杠桿帶來的收入數據營造出一種企業規模擴張的景象。
據搜狐財經統計,樂視網上市至今的七年間,通過不同的套現、股權質押、增資等方式,賈躍亭個人至少從樂視系公司套現488.41億元,加上其妻子和姐姐的獲利,賈躍亭家族套現接近550億元。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周掌柜曾撰文分析樂視,稱樂視模式已經從所謂的“生態”模式變異為“德州撲克”模式。
這種形式的ALL IN(押注全部籌碼,換成賈躍亭的話就是“為夢想窒息”),事實上已經超越了有一定概率推理的賭博,風險極大。
去年底樂視的資金鏈斷裂后,孫宏斌入局、賈躍亭出國、經銷商追債、機構腰斬估值、IPO被質疑造假,連鎖反應下,賈躍亭的美國造車夢可視作為他最后翻身的一次ALL IN。
面對樂視非上市體系存在的問題、國內陷入信用危機、美國FF創始團隊的相繼離職,賈躍亭的形勢并不樂觀。對外FF的投資是否涉及國內資本外流、FF的破產傳聞等問題也有待進一步澄清。
當“為夢想窒息”被輿論投了不信任票之后,將很難再用一句“出國圓夢”就能過關。賈躍亭的未來之路,恐怕仍是一場豪賭。
原標題:為夢想窒息:賈躍亭的未來之路 仍是一場豪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