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精致洋房,歷史保護建筑,體驗上海風情,重溫舊上海的浮華……”
在著名民宿預訂平臺愛彼迎(airbnb)上,一些開設在申城老房子里的民宿特別受歡迎,近700元一晚的價格并不便宜,但仍然吸引了許多住客。上海的風情、黃金的地段,都是吸引住客的理由。
然而,這一個個民宿背后,十有八九投訴纏身:晚上拖行李箱的咕嚕聲;走路的咚咚聲、關門的乒乓聲;甚至旅客喝醉酒后的尖叫聲始終縈繞,揮之不去。
今年5月起,長樂路764弄居民趙女士開始了她漫長的維權之路……
可面對這些投訴,基層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犯難”了:小區里能不能開民宿?開設民宿這一行為又該如何界定?民宿是新生事物,是該一棍子打死、還是手下留情?
這一個個問題至今沒有答案……
不堪民宿所“擾”,鄰居搬出去住
趙女士一家,居住在長樂路764弄19號樓2樓。長樂路764弄是建于上世紀30年代的新式里弄小區,原名“杜美新村”,小區門口懸掛著“優秀歷史建筑”銘牌。
長樂路764弄是優秀歷史建筑。在申城,這樣有底蘊的老房子尤其受民宿經營者青睞。他們租下老房子后稍加改造,便能在愛彼迎上線,接受預定。
底蘊悠久的老房子,天生是開民宿的好料。在“愛彼迎”上,長樂路764弄19號樓3樓2個房間被民宿經營者包裝成“靜安寺里弄洋房”、“法租界里的夢幻時光”,不算清潔費等額外費用,僅租金,每晚近700元。從圖片看,重新裝修的老房子風格復古;已有的61條評論,均對地段、房間的布置贊不絕口。翻開預訂日歷,9月份已被預訂4晚。
圖為長樂路764弄19號樓3樓民宿在愛彼迎上的預訂頁面。由于這間民宿裝修風格復古別致,且擁有兩個房間,預訂價格相比一般的申城民宿高不少。
所謂的“夢幻時光”對趙女士一家不啻于折磨
趙女士告訴記者,一家人剛剛從別地搬回小區。此前,他們為了躲避民宿帶來的侵擾,不得已搬出去租住了一個月。她翻開隨身攜帶的小本,上面記錄著幾個月來的維權經歷:
房子變民宿!吵
去年年底,3樓被二房東租下裝修改造。一個多月后,房子變成民宿,在愛彼迎上開張。由于磚木結構的老房子隔音極差,旅客的進進出出帶來了巨大的噪音困擾。今年5月9日,民宿里住進5位小姑娘。拖動行李聲、說話聲、來回走動聲、看電視聲,一直鬧到凌晨,樓下聽得清清楚楚,無法休息。
趙女士開始維權
“居民樓怎么開起旅館了?”5月12日起,趙女士開始向“12345”反映,要求查處。
5月25日,靜安寺街道召集物業、居委、派出所以及趙女士、二房東等調解,趙女士要求民宿停止經營,二房東只承諾會進行隔音改造,雙方不歡而散。
不斷投訴后,6月13日,街道約談二房東,二房東承諾7月6日后改成自住或長租。
但情況并未好轉,6月29日,一名旅客喝醉酒后在房間里哭鬧、尖叫,趙女士無奈之下撥打“110”。
7月6日,矛盾徹底爆發
二房東按約自己住進民宿內,可到了晚上,趙女士一家樓上不斷傳來“報復性”的敲擊聲,響了一宿。被折騰幾晚沒睡成后,趙女士一家不得不搬出去暫住。此后,正如記者在愛彼迎上看到的,民宿恢復了正常經營……
8月28日傍晚,記者在樓內看到,3樓的民宿亮著燈,站在門口能清晰聽到里面旅客走動的聲音。但記者敲門,并沒有人應門。
投訴到底
對此,趙女士表示會一直投訴,直至民宿關門。但二房東在愛彼迎上注明“安靜、不能擾民”的要求,并在地上鋪了一層軟墊,似乎并無關門之意。
從房主嚴女士(化名)處,記者了解到,二房東以8000元的月租金,一次性簽下了2年合同。合同約定,中途中止違約金極高,房主目前也只能要求二房東盡量不擾民,別無他法……
長樂路764弄19號樓3樓,裝著密碼門的就是這間民宿。2樓業主反復投訴后,城管部門上門檢查時發現民宿侵占了一部分過道的空間,故城管向業主下發了責令改正通知書。圖中貼于門上的,即是城管下發的通知書。
送走了“群租”,又等來了“民宿”
記者留意到,在愛彼迎上,申城的民宿尤以在靜安、黃浦、徐匯、長寧等區域的歷史風貌保護區的老房子居多。在淮海路、田子坊、新天地等周邊區域,民宿尤為紅火。如趙女士居住的長樂路764弄,在愛彼迎上就有多個民宿供選擇。事實上,在民宿火起來之前,這些老房子因居住條件差而乏人問津,其中一些甚至被拿來用作群租。民宿興起后,老房子身價頓起,一些群租房也搖身一變成了民宿;其引發的矛盾,也日趨升級。
近日,黃浦區瑞金二路70弄居民就向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反映,稱7月份開始,瑞金二路70弄7號207室,就是由原來的群租房改成民宿,人員進出更為頻繁,噪音不斷,大大降低了周邊居民的安全感。8月29日上午,記者趕往上述地址了解情況。
圖為瑞金二路70弄7號207室民宿在愛彼迎上的預訂頁面,頁面顯示,該民宿預訂火爆,9月目前已被預訂掉了10晚。
瑞金二路70弄7號位于一條弄堂里,步行到淮海中路、陜西南路地鐵站不過5分鐘,旁邊就是淮海中路商圈,可謂是既能體驗老上海味道,又能享受到現代化的時尚生活。在居民指引下,記者走進了弄堂深處。窄窄的弄堂盡頭,墻壁上醒目的黃色箭頭指示著民宿的方向。樓梯既窄又舊,僅容一人通過。樓梯上,就是市民反映的民宿。
僅在樓梯上稍作停留,記者便聽到了207室內傳來房客走路、整理行李的聲音。上樓,正巧撞上兩位準備退房的年輕旅客。攀談熟絡后,記者得以進入207室參觀。這間石庫門老房子,室內已被裝修成時下流行的北歐風。
室內總面積大概20平方米,被分隔為上下兩層。房屋雖小,家具及電器卻十分齊全。一樓有冰箱、洗衣機、電視等家電,一人坐的沙發和懶人沙發供休閑,布置緊湊,一角的衛生間可容納一人洗漱;二層則放置了一張雙人床和一張氣墊床。“除了晾衣服不方便,其余的體驗我們都挺滿意的”,兩人告訴記者,“民宿更有老上海味道,退房也只需要把鑰匙放在門口的箱子里,非常方便。”
瑞金二路70弄7號207室民宿里,20平方米的空間被分割為上下兩層,底樓為客廳、廚房,樓上為臥室,空間非常緊湊。記者留意到,上下樓的樓梯連扶手都沒有。
瑞金二路70弄7號207室民宿里,樓上空間被兩張床塞滿。愛彼迎頁面顯示,該民宿每晚最多可入住4人。
旅客們贊不絕口的民宿,同樣成了附近居民的“眼中釘”:“人來人往的,太不安全了!”居住在207室北面的居民表示,噪聲問題還是其次,住戶頻繁更換帶來的治安隱患比“群租”更嚴峻,群租好歹人員還相對固定。住在7號對面的居民則告訴記者,房子里還住過前來瑞金醫院看病的病人。
居民們的投訴,民宿經營者心知肚明
通過愛彼迎,記者聯系上了民宿經營者“宸”,他向記者坦言:周圍鄰居有點煩,而他已打算改為整年長租,不再接受短租。但記者看到,由于價格實惠,房租僅300余元一晚,9月份目前已有10天被預訂,就連十一“黃金周”前3天也已經被預訂完畢……
由于周邊居民反復投訴,瑞金二路70弄7號207室民宿的經營者已萌生退意,想放棄民宿經營改為長租。
民宿火爆背后:一月投訴逾100起
在改造中,違法搭建、侵占公共空間的做法也司空見慣
陜西北路30弄8號樓底樓的業主張女士此前反映,稱底樓的另一戶房子被二房東租下來改造。為了讓民宿更“高端”、“美觀”,這名二房東打算拆除兩戶人家安全分割的鐵柵欄,甚至還要在底樓另開一處門,以便一戶分兩戶單獨出租。如果放任二房東改造,整個底樓將變成完全開放的空間,后果難以想象。
陜西南路186弄18號的居民曹先生反映,最近,18號1室被二房東租下改造為民宿,但在改造過程中,二房東將消防通道占為己有,并在消防通道里安裝了密碼門,而將原來的一扇門封堵為墻,“如果發生火災,樓里的居民往哪兒逃?”
民宿帶來的消防等安全隱患飽受詬病
記者在長樂路764弄看到,磚木結構的老房子正在大修。在這次大修中,政府出資為老房子在樓梯部位安裝了噴淋。但整個樓里樓梯間、通道里堆滿各種雜物,一人側身才勉強通行。一旦發生火災,逃生將成問題。
長樂路764弄19號樓3樓民宿所在的樓道和樓梯空間里堆滿雜物,消防隱患重重。
此外,新建商品房小區同樣也飽受民宿的困擾。
浦東新區櫻花路上的大唐盛世二期小區業主李女士反映,稱其小區里有人租下5套房屋后改造為民宿,供國際博覽中心前來參加會展的人員以及前往迪士尼的旅客短租。其中1間,就在李女士所居住的門幢里。李女士告訴記者,民宿的房間門可以通過密碼門等方式來解決,可樓下的門禁卻只能刷卡進出。于是,為了讓短租客們進出門幢,民宿經營者通常讓他們呼叫樓內其他住戶,以“送快遞”、“門禁卡忘帶”等理由,騙樓內其他住戶開門。整幢樓的居民幾乎都被“騷擾”過,不堪其擾。
記者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看到,僅8月1日至今,申城有關民宿的投訴就逾百起,投訴非常集中。居民樓里開設民宿的合法性成為市民普遍關注的焦點。
定性不明,“要不要管”成了難題
長樂路764弄19號2樓的業主趙女士向記者“吐槽”:居民樓開旅館,明擺著不合法,投訴了那么多次,為何不見取締?記者致電靜安寺街道,負責協調這一投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街道也曾專門商討過民宿的問題。他說,民宿目前看來確實屬于“無證無照經營”,但這是新生事物,國外已較為盛行;在相關法律法規缺失、定性不明確的情況下,是否應該予以打擊取締值得商榷。因而,街道一直是視為鄰里糾紛來協調,本意也是希望善待新生事物的同時,妥善解決矛盾。
在“12345”,政府部門對民宿態度并不完全一樣
除了靜安寺街道的“善待”外,大部分均認為小區開民宿是違法的,必須整治取締。
整治取締的依據不一而足:黃浦區瑞金二路派出所認為,房屋出租人以盈利為目的長期提供按小時、按日住宿服務并以此為業的,屬于“非法經營旅館業”,可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取締;
南京西路街道在處理同樣的民宿投訴時,則明確告知當事人“老式小區不允許開民宿,否則將協調派出所、市場所予以聯合整治取締”。南京西路街道認為,除了治安管理外,民宿顯然還涉及居改非、無證經營等一系列問題。
民宿要不要管?
但事實上,深究民宿這一新生事物的特點,它無需簽署租房合同、無需注冊備案、經營依托網絡平臺,與“日租房”、“居改非”、“旅館”等概念并不能劃上等號,完全套用現有法規存在不妥之處。也正因為民宿缺乏明確認定、缺乏準入門檻、缺乏監管抓手,導致民宿遍地開花、良莠不齊,擾民日甚。
另一方面,民宿的市場需求不容小覷。深入到石庫門、里弄去體驗上海的人文歷史,是申城旅游經濟中的重要一部分,民宿的興起也正契合了這一旅游主題。因而,單純“一棍子打死”也不盡合理。
旅游專家建議,民宿在申城迫切需要規范發展,必須盡快明確民宿可以在哪開、應該怎么開等一系列基礎問題。
此前,浦東出臺了全市首個促進民宿業發展的試行意見,但專家指出,浦東這一試行意見對于民宿的界定較為狹窄,僅指“農村依法建設的閑置宅院”,并不具有太大參考意義。
今年3月,國家商務部開始對《中國民宿客棧經營服務規范》這一標準征求意見,其中對民宿的定義、民宿的基本條件都已規定得較為詳細,值得借鑒。
原標題:比群租更擾民、一月投訴超百起,民宿到底要不要管?誰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