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作為一個在北京東四環混跡多年的人,我對華堂超市很有感情,那里蔬菜水果冰鮮熟食品類齊全,各個檔口的試吃美味,每天閉店前,臨期食材的折扣力度也十分誘人,日式零售營運風格鮮明。
在朝陽大悅城和電商崛起前,華堂曾是北京朝青板塊毫無爭議的商業領袖,不過,商業的世界不信奉領袖,無法順應變化的,從輝煌到落寞就在轉瞬間。
2016年10月,華堂撤店,業主方陽光新業重整旗鼓。二層以上空間由零售轉為寫字樓,目前正對外招租,一層剩下孤零零的優衣庫,負一層原本華堂超市的位置引入了炙手可熱的新零售網紅盒馬鮮生。
空間還是那個空間,盒馬鮮生會用什么姿態翻過華堂超市這一頁呢?
網絡上對它的描述極盡溢美,說它代表了零售產業的發展方向,聽得人云里霧里。
在盒馬鮮生開業一個半月后,我選了一個炎熱的下午去探店,下車時大雨傾盆,幾乎把影響客流的因素都湊齊了。
四不像和殺手锏
確實如它的創始人侯毅所說,盒馬鮮生是個“四不像”,它既不是超市,也不是便利店,更不是餐飲店或菜市場。
實際上,這四方面它全都有一點。
從運營品類上看,它包括水果蔬菜、乳制品、冷藏速食、糧油副食、海鮮水產、鮮肉蛋禽、酒水飲料、休閑零食、沖調飲料和日用百貨等大類。整體而言,選品數量大,品類完整,價格適中,與精品超市的同質化程度較高。
當然,僅僅這樣不足以成就盒馬鮮生新零售的盛名,它有殺手锏。
首先,它采用會員制,一切消費行為全部在盒馬鮮生的APP上實現,通過支付寶支付,精確掌控消費者的各項信息,完成消費閉環。
開店初期,玩不轉手機的附近中老年消費者曾經爭取到了現金支付特權,不過這段時間很短,現在全店無現金支付。
其次,它擁有線上銷售體系,賣場最引人注意的是天花板下的傳送帶和安全網,接單后,場內人員將顧客選購的商品從貨架上直接裝進保溫袋,送上傳送帶外送。
與之匹配的是水果蔬菜全部是小規格包裝,取消稱重方式,節省外賣配送時間的同時,賣場環境也保持了整潔。
一位盒馬鮮生周邊社區的重度用戶告訴我,盒馬鮮生、百度外賣和餓了嗎的生鮮配送,已經成了她的外掛菜市場,盒馬鮮生的肉類最便宜,五公里范圍內一小時免費送到,但它無法完全取代其他生鮮電商,因為水果太貴。
第三,主打水產活鮮爆款,有獨立的活鮮展區域和特色的水產加工區“海鮮吧”,這也是當天場地里唯一有人氣的區域。
目前的主打爆款為99元一只的波士頓活龍蝦和88元一只的面包蟹,線上線下同價,是引流、獲客、提高客單的利器。除此之外的海鮮并沒有明顯的價格優勢,一旦促銷結束,新鮮感減少,水產銷售恐怕難以維持。
痛點很痛
就線下而言,盒馬鮮生最大的特色在于水產加工,但這部分的痛點真的太痛了。
下午3點15分左右我買了一只波士頓龍蝦想要現場烹飪,排隊去結賬時被告知現場烹飪需要等待90分鐘。
90分鐘,等一只龍蝦成熟,確實穿透了我的耐心極限,但是為了體驗完整只能忍了。
選了新加坡辣椒醬炒口味,加工費30元,加上99元的龍蝦,一共花費129元。
拿著感應呼叫器走開,開始漫長的等待。
整個店已經逛完了,沒什么要買的,在就餐區選了個位置坐下,看下時間,還有89分鐘。
刷了會兒微信,還有85分鐘。
比漫長的等待更讓人苦悶的是,手機快沒電了,更讓人苦悶的是,這時突然有份緊急的工作要在電腦上完成。
巧的是,盒馬鮮生門店旁便是宏圖,我決定過去借用他們的展示電腦把工作完成。
跟盒馬鮮生店員說明情況,店員說,感應器離開盒馬的場子就失效了,所以無法通知到我,他們收走感應器說,到時候發信息給我,我天然地認為,他們會把信息通過盒馬鮮生的APP發送給我。
在宏圖忙完工作是下午五點五十,完美解決了90分鐘的等待問題,可是我的手機上自始至終沒有收到來自盒馬的任何形式的通知。
回到店里,出示小票,發現龍蝦早已經做好了,準確地說,已經放涼了。
和一個同樣做零售的朋友交流這件事,她說,我知道你現在的體驗感受很差,但你知道整個業務流程有多復雜,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
我收起沮喪的心啃著半涼的龍蝦,也為盒馬鮮生想了想方法:
如果廚房提高效率,把時間縮短在半小時左右,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
如果運載能力有限,只能做到90分鐘做熟一只龍蝦,那就要幫顧客把等待的時間處理好。企圖把顧客的90分鐘時間都留在自己店里不現實。
如果顧客在等待期間離開盒馬的賣場,請把通知系統做好,感應器不好用,你們還有APP啊。
顧客離開盒馬賣場去哪兒呢?實際上,在十里堡店,顧客基本上只能逛逛宏圖和優衣庫(上文說了,華堂撤店后的二層到五層現在正在改寫字樓),時間也很難熬,如果盒馬是在一家購物中心里面,那么殺掉90分鐘就變得容易得多。
上述想法有一個前提,就是盒馬鮮生會堅持并重視線下和現場加工,如果盒馬鮮生更注重線上的銷售的話,那么就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侯毅說,選址對盒馬鮮生來說不重要,盒馬本身是IP,自帶流量。
經過這次探店,對這句話我深深懷疑。
從盒馬鮮生目前在北京兩個店的選址看,十里堡店,依附朝青板塊,這里是北京CBD的后花園,5公里范圍覆蓋眾多白領聚居地,對線上消費有著強烈需求。
第二家店開在豐臺區翠微百貨大成路店,亦是北京高消費能力地區,且依附在相對完善的商業體中,客流互動和體驗應該會得到更大的提升吧。(作者:張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