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爆款

                為何互聯網巨頭大而不倒?創業企業卻垂死掙扎

                2017-05-23  來源:虎嗅網

                0

                  在中國,我們一邊看到創業板的不斷調整,但另一邊的大市值互聯網公司不斷回報投資者。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本文嘗試和大家做一些自己的思考。

                  科技大盤股的牛市

                  在幾天前我們的文章中,我們說過數據將是下一波科技浪潮的船票。而在這個過程中,大互聯網公司的優勢將更加明顯。他們在不同領域壟斷了未來世界最重要的資源。這種科技壟斷讓他們大而不倒。無論是中國和美國,我們都看到大科技公司的不斷上漲。中國的騰訊和阿里紛紛突破3000億美元市值,并且其業績增速超過了大量100億人民幣市值的A股軟件公司。

                  在美國同樣的事情也在發生:蘋果,微軟,亞馬遜,Facebook和谷歌這五只股票的漲幅占到今年標普500的13%,以及納斯達克100的42%。下面這張圖非常有趣:從今年3月1日到5月9日,美國科技股的這五大天王市值增長了2600億美元,而其他標普500的公司市值縮小了2600億美元。

                  在大洋彼岸的另一邊,中國也發生著類似故事。突破3000億美元的巨頭騰訊和阿里今年股價都出現了40%以上的漲幅。100億美元以上的京東,網易,微博,攜程等也都出現了不錯的漲幅。相反,許多100億人民幣市值不到的軟件股卻不斷下跌。

                  強勁的業績支撐

                  所有的這一切都來自強勁的業績支撐。

                  我們從收入的角度看,阿里巴巴一季度增速59.5%,騰訊一季度收入增長54.9%,微博一季度收入增長67%,網易一季度收入增長78%,京東一季度收入增長41%等等。美國的Facebook一季度收入增長49%,谷歌一季度收入增長22%,亞馬遜一季度收入增長23%,Netflix收入一季度增長34%。

                  我們僅僅從收入增長的角度就看到,這些互聯網公司依然在很強的快速成長期,沒有遇到天花板。而且這些巨頭的商業模式變得越來越豐富了。比如亞馬遜已經變成了AWS貢獻主要盈利的云計算公司,Facebook提前布局了虛擬現實,蘋果的軟件收入占比也在提高,騰訊的非游戲收入,阿里的非電商收入也在提高。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的科技股巨頭,都成為了其垂直領域無法打敗的巨人。

                  互聯網巨頭大而不倒的原因

                  為什么全球的互聯網企業都出現了越來越顯著的馬太效應?我們認為有幾個原因:

                  數據的壟斷。關于這一點,我們在前幾天的文章就做過分析。科技創新的本質依然是對于消費需求的帶動。在這個模式下,要么你像喬布斯那樣能夠生產顛覆性產品,驅動新的需求。要么你能夠更了解你的用戶,知道他們想要什么。

                  今天的顛覆性科技產品創新已經有所停滯,所以用戶數據變得更加重要。你的用戶是誰,他們有什么習慣和特征。而這里面大量有價值的數據都掌握在互聯網巨頭手里。

                  通過數據,他們能夠提高用戶的效率,幫助他們做減法,更好匹配用戶的需求。我們今天看到的人工智能,其實是必須基于大量的數據算法分析。

                  缺少數據的人工智能,如同沒有燃料的汽車,是跑不起來的。所以無論下一個科技浪潮在哪里,這些擁有用戶數據的互聯網巨頭都掌握著未來時代的命脈。

                  從騰訊,阿里,到Facebook和谷歌等,我們看到他們不斷在向新的模式轉型,不斷迭代新的業務,而這一切都源于他們強大的數據源。

                  流量分割的結束。我們都知道移動互聯網的流量分割已經結束,這意味著每一個垂直領域的巨頭都壟斷了這一塊的流量。對于新進入者來說,要重新獲得流量的成本極大。同時,由于他們的競爭對手很多都退出市場,互聯網行業也在悄悄進行著供給側改革。

                  我們看到今天社交應用只有微信,微博,陌陌。電商只有淘寶,天貓和京東。游戲就是騰訊和網易。

                  美國的互聯網電視就是Netflix,電商就是亞馬遜,搜索就是谷歌,社交就是Facebook和Snapchat。我們每個人手機的應用,從一開始的接近100個,到今天可能只有20-30個。用戶的使用習慣變得穩定,每一個應用可能都對應垂直領域的巨頭。這也意味著,只有這些巨頭才能有相對穩定和便宜的用戶流量。

                  規模優勢的體系。互聯網其實本質和實體經濟一樣,僅僅是從實體渠道變成了互聯網渠道。一旦企業做大以后,其規模優勢也非常明顯。比如騰訊的手游,通過其微信渠道分發到更多的用戶,也從側面成就了《王者榮耀》。比如阿里的新零售,能夠大量獲得用戶后,降低其采購成本。

                  比如Netflix的版權采購,由于巨大的付費用戶數讓其不斷在版權采購和自制劇投入(現在自制劇都是1億美元一個season,許多其他的沒法競爭了)。

                  低成本的試錯。由于本身具有大量用戶數據,又有不錯的現金牛,反而鼓勵了這些大互聯網公司去做創新。因為他們的試錯成本并不高。用戶數據能讓他們更加清晰知道用戶的想法,大概率在正確的方向創新。

                  良好的現金流也支持了一旦試錯失敗后的成本控制。相比而言,許多小互聯網公司根本沒法試錯,在All in失敗后也只能接受被終結的命運。

                  未來誰將終結大而不倒呢?

                  和任何一次壟斷被破滅一樣,最終這些互聯網巨頭面臨的最大風險來自于政策。由于互聯網的本質是打破中間環節,推進自由和透明度,過去10年這些大企業都在相對寬松的監管環境下成長。今天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都來自互聯網,未來當這些巨頭越來越大時,面臨的監管風險也在增加。

                  當有一天騰訊和阿里的市值突破5000億,甚至1萬億美元時,將成為壟斷所有經濟的龐然巨物,而這時候,監管也可能導致大互聯網巨頭的分拆。而在此之前,移動互聯網的馬太效應似乎難以改變。

                  作者:點拾

                  原文鏈接

                文章關鍵詞:互聯網;巨頭;創業;企業 責編:王麗萍

                炸聞

                爆款影音

                陳澤民:三全集團董事長 陳澤民:三全集團董事長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sescom色综合| 亚洲欧美中日韩| 西西人体444rt高清大胆|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亚州无吗黄瓜视频有直播的不|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国语的| 欧美人与性动交另类|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好男人在线社区| 亚洲日韩区在线电影| 粉嫩小仙女脱内衣喷水自慰|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www.日本在线视频|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播放视频m |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日韩黄a级成人毛片|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免费|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久久久| 国产情侣真实露脸在线| 91香蕉在线视频| 天堂√在线中文资源网| 中文字幕综合网| 日本换爱交换乱理伦片|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激情图片在线视频| 啊灬啊灬啊灬深灬快用力| 菠萝蜜国际通道麻豆三区|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 eeuss影院机在线播放| 娃娃脸1977年英国|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噜噜噜噜噜在线观看视频| 94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天天干视频在线| 中国sで紧缚调教论坛| 我的初次内射欧美成人影视|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