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時候,廣州還是服裝貿易市場的中心。
《第一財經周刊》曾經在 2009 年的一篇報道中介紹了中國流行服裝業的一個地下鏈條,北京動物園和上海七浦路那些物美價廉的衣服大多來自于廣州的服裝批發市場們。
廣州十三行、白馬、站西、紅棉這些市場不光承擔服裝的中轉和銷售任務,還是服裝的設計者和生產者。
十三行是當中價格最低、款式最新的一個。這里總面積只有 0.1 平方公里,卻聚集了超過 6000 家服裝商鋪,1 萬多名業主和工人。
每天,數十萬操著不同口音的批發商來往,成百上千萬件服裝在這里被分裝在巨大的黑色袋子里、打包,以最快的速度運往全國各地。
夏玲是這個鏈條上揾生活的人。
她是浙江人,大學念了幼兒教育,畢業后因為“想賣自己喜歡的衣服”,前往廣州,和家人一起在十三行的寫字樓內盤了一間鋪子。當時她就已經擁有了一間工廠,覆蓋了從設計到生產再到銷售的環節,每天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批發商打交道。
盡管靠近同樣是服裝中心的杭州,但像她這樣到廣州做服裝生意的浙江人不少。
比起廣州,杭州面輔料遠沒有廣州那么齊全,“很多工藝也是杭州跟不上的”。對自產自銷的服裝批發商來說,廣州的區位優勢,其它市場無法比擬。
哪怕現在,夏玲和她的同行們都得從距離杭州車程一公里的紹興柯橋進面料,但像是拉鏈、扣子以及衣服上的小配件這類輔料,都從廣州發貨,在杭州只能拿到樣品。
更重要的是,廣州面向的市場更廣闊,“外單很多。韓國人日本人也會到廣州來做加工的”,一些臺灣論壇上還有關于廣州幾家服裝批發市場的詳細攻略帖。
廣州的鋪子因此更炙手可熱。夏玲說,十三行一間店面的租金一年能達到 25、6 萬元,比她現在杭州四季青的鋪子貴上十倍。
二
這個生意如果這么做下去,一切差不多都是老樣子。但是杭州近兩年漸成規模的網紅經濟,讓夏玲有了回杭州的想法。
2014 年,大部分網紅店還在單打獨斗,數家網紅孵化公司就在杭州率先萌芽了。
當時,張大奕開始和如涵電商前身“莉貝琳”淘寶女裝店正式合作。從《瑞麗》模特轉行成網店模特以后,張大奕又成了名網紅店主。此后一年,“莉貝琳”團隊結束了店鋪運營,開始轉型如涵電商,專心經營網紅孵化器,并在一年內將張大奕推向了淘寶女裝銷售第一的位置。
來自:張大奕微博@張大奕eve
另一家金冠網店“榴蓮家”也在這時從一間傳統服裝供應鏈公司轉型,一年內簽約了包括 VCRUAN、毛小兔、曹露家在內的 30 多名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