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2017年,有26位代表委員提了14件建議和提案,就如何規范、如何改革、如何落地、如何更好地統籌好出租汽車的發展和城市交通提了很好的意見建議。
資料圖:山西太原一民眾使用網約車服務。 中新社記者 武俊杰 攝
交通部副部長劉小明9日表示,目前已有200個城市制定了適合于本城市的網約車落地政策,有66個城市廣泛地征求了意見,將適時出臺相關政策。第三方評估整體認為,政策實施取得預期效果、總體進展順利,逐步規范了網約車發展,促進并開始探索了巡游車的改革,“打車難”初步得到緩解。
對此,劉小明表示,一直以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十分關心和支持出租汽車改革和網約車的健康發展。2016年制定出臺兩個改革文件的過程中,很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積極參與這項工作,也貢獻了他們的智慧,使得這兩個文件均衡了各界利益,鼓勵創新、規范發展、守住底線,這兩個文件得以比較順利出臺,也得到了社會認可。出臺文件并不是改革工作的結束,而是開始。
在2017年,有26位代表委員提了14件建議和提案,就如何規范、如何改革、如何落地、如何更好地統籌好出租汽車的發展和城市交通提了很好的意見建議。
他介紹,從政策實施以后整體上來看,各地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人口規模、資源稟賦、城市交通狀況等,因城施策、因地制宜制定了落地政策,目前為止已經有200個城市制定了適合于本城市的政策。有66個城市已經廣泛地征求了意見,正在按照程序,結合自身需要,適時出臺相關政策。
他表示,總體上來看,這200個城市的落地意見都是因地制宜的,有的寬一些、有的嚴一些,但整體上是在國務院和七部門的兩個政策文件框架內的。交通部也鼓勵、支持和尊重各地在兩個文件的總體思路和基本原則下,結合當地的實際,通過充分論證、吸納社會各方意見,取得改革的最大公約數,并通過法定程序,因城施策推動改革。“鞋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改革是個漸進過程,希望各城市在實施過程中進一步跟蹤、進一步完善,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要。
他指出,從實施的效果看,網約車規范管理方面,市場反應還是很積極的,互聯網企業、傳統出租汽車企業、汽車企業、租賃企業等一批企業都在申請進入這個市場。除了原來的滴滴、首汽約車、神洲租賃之外,又有一批新的企業,比如美團、攜程、曹操等也都加速了網約車市場布局。目前為止,已經有50余家平臺企業在不同城市獲得了許可。2017年年底統計的情況看,各地已經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約23萬多本,車輛運輸證約14萬多本,發展還是比較好的。
在政策出臺一年的時候,去年8月交通運輸部公布了一份第三方評估報告,第三方評估整體認為,政策實施取得預期效果、總體進展順利,逐步規范了網約車發展,促進并開始探索了巡游車的改革,“打車難”初步得到緩解。同時報告也指出,由于有些城市還處于過渡階段,改革成效還沒有完全顯現。
他進一步指出,出租汽車改革確實是個系統、復雜的工程,改革過程中新老問題疊加、新舊矛盾交織。從改革效果來看,距社會公眾的希望、群眾出行需求、改革目標還有差距。特別是23萬和14萬這兩個數,和傳統巡游車相比,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交通部將在今后加大合規車合規人的推進力度,加強對城市改革的指導。交通部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斷優化、完善政策措施,將出租汽車深化改革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