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上汽鄭州工廠生產場景鄭州日產新總裝車間海馬汽車鄭州工廠生產場景上汽乘用車鄭州工廠生產場景 東風日產鄭州工廠的新奇駿、啟辰D50、R50等車型,不但質量上乘,更在雷諾日產聯盟工廠綜合實力排名中獲得顧客滿意度第一名的好評。
海馬汽車新車下線
上汽鄭州工廠生產場景
□記者祁驛耿子騰
汽車夢:河南一直追逐的夢想
“河南是汽車工業起步比較早的一個省,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河南汽車行業協會會長蔣貢敏說,河南發展汽車工業是有基礎的,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形成了鄭州、鶴壁、安陽、洛陽、信陽、南陽等八大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可以說是遍布全省;河南也是汽車消費大省,早在2015年就進入了年銷百萬輛的大省行列,這是河南發展汽車產業的優勢。
河南不缺汽車制造的基礎,早在2008年,河南生產汽車整車、改裝車就達14.3萬輛,公路客車、皮卡、專用半掛車都在全國同行業中占據第一。省工信委裝備工業處副處長田應軍介紹說,在公路客車、高檔皮卡和專用半掛車、冷藏車、保溫車、散裝水泥車等改裝專用汽車的國內市場占有率上,河南一直居同行業首位。
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深刻認識到,汽車工業是成長性好、加工鏈條長、增值空間大、關聯度高、就業面廣的制造產業,也是河南具有較強發展潛力的行業,因此把汽車工業作為構建我省現代產業體系、加快中原崛起的戰略支撐產業之一來抓,有力推動全省汽車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近年來,河南整車產量年均增長在30%以上,遠高于全國20%的平均水平。
“河南最大的產業優勢是零部件產業發展較快,后發優勢明顯,差距就是市場空間和余地。”田應軍說,“我省站在中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中心位置上,又有了中原經濟區和鄭州航空港區的國家戰略,將來,不但會有更多的汽車廠家來到河南,而且,河南本地的生產廠家也會加速發展。河南將成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大省。”
作為全省汽車制造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排頭兵,鄭州的汽車制造及零部件產業發展迅猛。根據《鄭州市汽車及裝備制造產業提升發展專項規劃(2014-2020年)》,到2016年,鄭州市汽車及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達到5000億元。其中,汽車產業銷售收入達到2000億元,整車生產能力150萬輛,實現產量100萬輛,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從2%提高到4%左右。
而隨著上汽乘用車鄭州工廠的建成投產,加上已經入駐的東風日產、鄭州日產、海馬汽車等整車生產企業,鄭州的汽車產量,不但從2012年的不到30萬輛發展到了100萬輛,而且走向了全國乃至全世界,河南的汽車夢已經有了起飛的基礎。
新速度:河南速度震驚汽車行業
“上汽集團鄭州基地從談判到簽約再到新工廠落成及二期項目啟動,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從安裝調試設備完成到總產量超過兩萬臺,只用了6個月的時間,速度不可謂不快。”上汽集團鄭州基地黨委書記、總經理丁波說,當上汽速度遇到河南速度的時候,創造的是又一個奇跡。
自動化、智能化、現代化,這是上汽集團鄭州基地帶給所有人的直接感受,也是河南汽車產業發展速度與激情的最好詮釋。
“我們的焊接車間自動化率是排在全國前三的。”在焊裝車間,技術負責人鄭師傅說,這里89.2%的焊接直接由機器人完成,最快60秒就有一臺車身下線,因此也被稱為“分鐘工廠”。而在總裝車間,榮威RX3和名爵ZS已經實現共線生產,每一個關鍵工位上都會布置質量監控點,每個監控點上都有傳感器,任何環節出現哪怕一絲影響生產和質量的問題,管理人員都會根據系統指示,迅速解決相關問題,保證生產順利進行。
而在鄭州日產中牟工廠,2016年投入生產的新總裝車間,首先實現了國內第一條、世界第三條的,承載式與非承載式車身混流生產線的總裝車間。車間共擁有11條生產線,分別由5條主線、4條按車身結構區分的分裝線及2條檢測線組成。這種柔性化的生產線,保證了不同車身結構的車型,可以在同一個總裝車間內進行生產,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并節省了額外的設備、場地及人員開支。這種不同車身結構的車型共用一個總裝車間的情況,在國內尚屬首次。
而在海馬汽車,這里的總裝車間采用先進的SPS物流配送模式,實現了多車型混流生產。“我們的工廠,通過智能升降滑板、機械助力臂、自動化運輸車(AGV)、高精度扭矩擰緊工具等自動化設備實現良好的人機工程,降低員工作業強度,提升產品質量;同時結合RFID技術、扭矩控制及追溯系統、全自動加注系統、全自動整車檢測線等,實現對產品關鍵質量控制點的管控。”海馬汽車相關負責人說,這樣的自動化水平和生產速度,在國內都處于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