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球正在經歷一場汽車革命,不適時轉型就會有被顛覆的風險。聚焦新能源汽車領域,“新能源戰略層出不窮,全面新能源化已成為國際共識”;“未來誰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誰掌握關鍵的價值點,誰將贏得下一輪的競爭”。
全球正在經歷一場汽車革命,不適時轉型就會有被顛覆的風險。聚焦新能源汽車領域,“新能源戰略層出不窮,全面新能源化已成為國際共識”;“未來誰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誰掌握關鍵的價值點,誰將贏得下一輪的競爭”。
“我國新能源汽車在消費需求、產品屬性、生產方式和產業鏈等方面都在發生變革,如今汽車行業多主體并存,以滿足個性化消費和出行服務為中心的新型產業格局已經若隱若現”。
2017年全球主要國家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了142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77.7萬輛,占新車銷售比例為2.69%。但是對2020年200萬輛的目標達成,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還需要持續的發展。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擴大,市場的多樣化需求也會增加,同時面向未來的電動化、智能化的發展也在加速。這些都迫切地要求,現有的政策體系要有相應的調整、標準法規要加快制定和完善,要更加重視科技創新、轉型升級和業態的創新。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8)于2018年1月20-21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把握全球變革趨勢 實現高質量發展”。并針對以上新能源發展現狀和以上的思考,開展深入討論。
當前,全球正在經歷一場汽車革命,不適時轉型就會有被顛覆的風險。聚焦新能源汽車領域,“新能源戰略層出不窮,全面新能源化已成為國際共識”,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在以電動化、智能化、網絡化為特征的技術革命推動下,在以共享化、服務化、平臺化為特征的模式創新作用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絕不再僅僅是動力技術路線的單一迭代,而是整個汽車產業格局的深刻巨變”。
“未來誰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誰掌握關鍵的價值點,誰將贏得下一輪的競爭”,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指出,“當前已經有230多家整車企業進入了新能源領域,外資車企加速本土化,合資品牌車企因雙積分要求也在加速產品的推出”。徐和誼分析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在消費需求、產品屬性、生產方式和產業鏈等方面都在發生變革,如今汽車行業多主體并存,以滿足個性化消費和出行服務為中心的新型產業格局已經若隱若現”。
作為汽車行業的先行者,“BMW正在全方位地構建新能源汽車生態系統,包括電池研發、生產及回收、品牌和電動服務等。BMW已經建立了全國最大的公共充電網絡”,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高樂表示,對BMW而言,中國是全新“第一戰略”落地的關鍵市場之一。BMW正積極以ACES戰略響應新時代下的政策方向,以腳踏實地的方式推動戰略發展。
對于新能源汽車政策,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建議,“國家給予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更多的政策支持,首先建議提高對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購置補貼;第二,進一步落實國家對新能源汽車不限行、不限購的政策要求;第三,建議免除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消費稅”。
除了尋求政策支持外,汽車企業更應該注重新能源汽車的產品研發和銷售。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董海洋坦言,“一汽集團在是中國第一個開始推動新能源汽車的中國廠家,但是卻起了個大早沒趕上集”;不過,“目前,一汽集團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下,全力擁抱變化,希望能夠走出東北,能夠建立一個以一汽為中心的面向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未來的新業態”。
相比之下,廣汽新能源未來移動出行發展戰略已經“先行一步”。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表示,投資450億元的“廣汽智能網聯新能源產業園”目前正在建設中,未來將成為一個產業集群基地和平臺。他還進一步透露,“在技術路線上,廣汽新能源堅持純電為主,插電為輔,未來每年將至少推出兩款新能源車;在營銷方面,廣汽新能源正在打造車、樁、網的新營銷服務生態體系”。
而在互聯網造車領域,“拜騰堅信電動化、互聯化、自動駕駛、共享出行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拜騰汽車總裁兼聯合創始人戴雷自信地說,“未來,拜騰會不斷的完善各個功能的細節,推進產品量產,真正改變過去100多年人們與汽車的交互方式,重塑出行體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王躍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