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陳清泰對互聯網造車新勢力作出提醒:應抱有足夠的敬畏心理,虛心向傳統車企學習。徐長明表示,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必須要解決用戶的使用痛點:續航里程不夠,充電時間長、充電麻煩。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
陳清泰對互聯網造車新勢力作出提醒:應抱有足夠的敬畏心理,虛心向傳統車企學習。徐長明認為,雙積分政策是把“雙刃劍”,擴大新能源汽車總體規模的同時也將壓縮自主品牌市場空間。在歐陽明高看來,目前電動車節能潛力巨大,而充電設施的建設也應目光長遠。
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王笑京對自動駕駛概念表示出一定擔憂:在交通運輸的功能和使命中,人和物的安全位移是最根本的東西,沒有安全其他一切都不存在。這決定了智能駕駛的未來。
2017年全球主要國家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了142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77.7萬輛,占新車銷售比例為2.69%。但是對2020年200萬輛的目標達成,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還需要持續的發展。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擴大,市場的多樣化需求也會增加,同時面向未來的電動化、智能化的發展也在加速。這些都迫切地要求,現有的政策體系要有相應的調整、標準法規要加快制定和完善,要更加重視科技創新、轉型升級和業態的創新。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8)于2018年1月20-21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把握全球變革趨勢 實現高質量發展”。并針對以上新能源發展現狀和以上的思考,開展深入討論。
陳清泰:電動車性價比是基礎 新造車勢力要有敬畏心
“汽車革命已經到來,不適時轉型就會冒被顛覆的風險”,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在致辭中表示。據其預計,電動汽車快速增長,可能會在未來5年或者更長一段時間內發生,它的基礎就是電動車的性價比要達到或超過燃油車。而這一基礎,最遲將在2025年實現。
同時,對于近年來涌入汽車行業的互聯網造車新勢力,陳清泰作出提醒:“汽車畢竟是一個每車零件數以萬計、廠家年產量以十萬計的高速移動、軟硬件結合的復雜機器,要保證產品的高質量、高一致性和持續穩定的生產是一個難度很高的門檻,造車新勢力對此應抱有足夠的敬畏心理,虛心的向傳統車企學習,認認真真的做實實在在的事情。”
徐長明:雙積分是“雙刃劍” 用戶痛點亟待解決
回顧過去4年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將其歸因于高額補貼、牌照限行優惠、部分領域政府直接干預等三大政策促進。徐長明指出,未來如果依然僅靠政策驅動,新能源汽車市場不久將遭遇發展瓶頸。“這個瓶頸大概會在100-130萬輛的水平(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