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外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79.4萬輛,同比增長53.8%;累計銷售77.7萬輛,同比增長53.3%,并實現貫穿全年的環比增長。
充電基礎設施持續高增長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外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79.4萬輛,同比增長53.8%;累計銷售77.7萬輛,同比增長53.3%,并實現貫穿全年的環比增長。
品牌車企方面,根據第一電動網的數據統計,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銷量優勢明顯,上汽、眾泰、知豆等緊隨其后。電動汽車市場仍以A00級純電動車型為主導,小型及緊湊型車呈現明顯增勢。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下稱充電聯盟)發布的數據,截止2017年底,聯盟內成員單位累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213903個(其中交流樁86469個、直流樁61375個、交直流一體樁66059個)。全年新增公共類充電樁72649個,增長率達到51%,并且實現全年環比正增長。
此外,隨車配建私人充電樁共計231820個。按照充電聯盟統計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172.9萬計算,車樁比例約為3.8:1。
在省級行政區域中,公共類充電樁保有量前十的分別是:北京、廣東、上海、江蘇、山東、安徽、河北、浙江、天津、湖北。
從充電量來看,2017年12月,廣東(2186萬kW·h)、山西(1860萬kW·h)居前兩位,北京、山東次之。盡管北京地區公共樁保有量領先,但由于充電需求以私人乘用車為主,而廣東、山西、山東的電量主要流向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因此北京的用電量略低。
充電運營商陣容穩定
充電樁運營商方面,根據充電聯盟的數據,截止2017年底,投入運營充電樁數量最多的是特來電97559個,占比46%;隨后是國網公司42304個,星星充電28521個,中國普天14660個。“四巨頭”領銜的第一陣營,總計占比達到86%。短期內,充電樁陣營規模不會有太大改變,但各運營商的經營模式和戰略方向各自有所側重,市場格局將越來越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