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赴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走訪多家輪胎企業,向他們了解產業整合進展。
在交談過程中發現,這次輪胎產業大整合,當地政府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政府拿出100億元支持兼并重組,下了很大力氣。”某輪胎企業高層表示。
財政砸錢支持兼并
今年以來,東營市為加快輪胎企業兼并重組,加大了財政扶持力度。
在這里,若整體收購或控股輪胎企業,即可獲得財政補貼。補貼額度為被兼并企業新增地方貢獻的50%。
如果兼并資不抵債的企業,兼并方獲得的補貼幅度更大,為被兼并企業新增地方貢獻的100%。
此外,不管是哪一種方式,兼并方均會額外獲得100萬元獎勵。
據透露,該市為此成立了總規模100億元的輪胎產業基金。近期,該基金已完成首期約25億元規模的投放。
當地政府部門表示,這樣做的目的,是引導企業圍繞輪胎產業開展兼并重組。
據稱,東營計劃在短時間內,打造3家以上旗艦型輪胎企業。
“輪胎之都”命門暴露
在這次走訪中,記者深切感受到,資金緊缺已成為影響當地企業發展的重要瓶頸。
某輪胎企業正處于兼并重組的過程中。其高管稱,廣饒輪胎大整合的直接誘因,是“互聯互保”導致的資金問題。那些生存不下去的企業,多數都是資金鏈出了問題。
廣饒是中國重要的橡膠輪胎生產和出口基地。當地輪胎產業之所以能形成規模,靠的是民營企業集聚發展。
上述企業高管表示,“互聯互保”是民營企業發展階段的籌資捷徑,但它帶來資金的同時也種下“一損俱損”的惡果。
“少數經營不善的企業破產,讓整個產業發生大動蕩,教訓太大了。”這名企業高管感慨道。
輪胎生產是廣饒的支柱產業。當地政府已把建成國際知名的“輪胎之都”,寫進工作目標和規劃。
“支柱產業出了問題,政府顯然著急了。”談到財政大力支持兼并,一家輪胎企業人士如此表示。
“互聯互保”有解嗎?
興源與盛泰兩大企業集團合并,是廣饒輪胎圈最令人矚目的大事件。
這本是兩家企業的兼并整合,但政府卻在其中起主導作用。
據了解,從資產清算到銀行貸款政策,在這次合并中,廣饒政府一直在“親自操刀”。
對于這種做法,業內人士的看法分歧較大。
一種觀點認為,應該靠市場的無形之手解決問題,該倒閉的企業就讓它破產倒閉。
另一種觀點則針鋒相對。他們表示,大整合的特殊時期,更需要政府的調控之手,以防止事態惡化連累更多企業。
在與當地一家知名輪胎企業高層交流時,輪胎世界網問道,“互聯互保”的問題有解嗎?
對方回答:“政府說有解就有解,政府不管就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