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產的北京BJ40這款銷量極差的國產車,竟然在《戰狼2》中當主角。
截至今日,《戰狼2》的票房已經突破17億,并還在持續增長中。作為一部軍事題材的影片,《戰狼2》之所以能引起全民關注,除了有夠燃的戰爭激斗場面,還離不開扣人心弦的故事設計和正能量的人物形象塑造。
當然,作為一個汽車媒體人,轱轆哥的焦點自然是放在電影里出現的各類車型上,其中有一臺越野車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北京BJ40。
在《戰狼2》中,吳京并沒有選合資品牌的越野車作為電影里的交通工具,即便遇到海關的“再三刁難”,最終依然選擇了國產的北京BJ40,在拍攝過程中,團隊對這款車進行了一些改裝,使其更符合劇情的需要。
吳京飾演的主角冷鋒有大量打斗的戲份,BJ40在協助冷鋒完成一系列任務的過程中可謂是出盡了風頭。比如當BJ40幫忙冷鋒成功將被困的民眾帶離危險區時,展示了其較強的通過性能,完全自帶主角光環!
放在現實生活中,BJ40的操控性能也不差,這款車接近角和最小離地間隙與牧馬人持平,采用的是非承載式的車身,懸掛系統采用的是前雙橫臂獨立懸架和五連桿、后螺旋彈簧硬軸懸架。
而且這類規整方正的車身外觀,也與軍人傳遞的硬漢氣質相呼應,野味十足,整車都散發著一股荷爾蒙的味道。
離開電影,北京BJ40的銷量慘不忍睹
BJ40定位為一款硬派越野車,售價區間為12.98-18.68萬元。相比電影里的風光無限,BJ40在市場上的實際銷量并不樂觀,甚至可以用“墊底”來形容。
翻看北京BJ40過去的成績單,會發現這款車不只一次入榜倒數前十車型榜單,爭氣時一個月能拿下1000多臺的銷量成績,遇到淡季,有時候月銷僅有100多臺。
分析消費者不買賬的原因,一部分是產品競爭力不強、產品質量一般,據車主反饋,BJ40雖然離地間隙高通過性好,但是,遇到交叉軸常見路段容易打滑;另外,BJ40的動力儲備也稍顯一般,油耗太高。
另一部分原因可能要歸咎于北京汽車品牌影響力不夠和知名度不足,導致產品的關注度不如競爭對手。當然,如果從市場需求的角度分析,北京BJ40的外觀、空間和內飾風格明顯不是家庭用戶所能接受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喪失很大一部分的用戶。
乘勢營銷,《戰狼2》火爆能否拯救北京BJ40的銷量
將產品信息植入電影里,以達到宣傳的目的,是近兩年來車企慣用的宣傳手段。隨著《戰狼2》的火爆,無可厚非會相應地提高北京BJ40的曝光度,甚至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觀眾,《戰狼2》目前的票房為17億,對于受眾人群的數量之龐大可想而知。
當然曝光度并不等于銷量,一款車想要在市場上熱銷,能讓消費者買單,賣力宣傳是一方面,但想要長久保持較高的銷量水平,關鍵還得看產品的硬實力,這是一個以實力說話的時代,《戰狼2》的火爆只能短時間拉動北京BJ40的銷量,但熱度一過,如果產品實力不夠,依然逃脫不了被消費者冷落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