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場“菲特”臺風引發的暴雨,令華東地區的很多車主的愛駕都遭遇了“滅頂之災”。由于這些維修費用不菲,且很難得到保險公司的全額理賠,很多車主選擇將泡水車低價處理給二手車販。
一場“菲特”臺風引發的暴雨,令華東地區的很多車主的愛駕都遭遇了“滅頂之災”。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走訪市場時發現,經歷了雨災的“泡水車”和事故隱患車輛正在大量涌入二手車市場。
泡水車除了車內淤積大量污泥外,電路系統也通常遭到嚴重損害。由于這些維修費用不菲,且很難得到保險公司的全額理賠,很多車主選擇將泡水車低價處理給二手車販。“泡水車的車價比正常二手車至少要低20%~30%。”一位二手車販向記者介紹。
泡水車大量流入二手車市場的現狀,暴露了這一市場亂象。目前二手車市場銷售模式逐漸多元化發展,但主要銷量還是來自于魚龍混雜的機動車舊車交易市場。以品牌店或連鎖店模式經營的二手車經營機構遲遲未能快速發展,原因在于相較于二手車販和私人交易,前者的交易成本高企,在價格上難以取得優勢。
受損車輛維修周期延長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10月8日晚,浙江省(不含寧波)各財險公司接到的機動車輛報險案件達29793件,占總報案數量的74%;截至目前,寧波的受損車輛已經超過6萬輛。
短期驟增的受損車輛,讓4S店維修人員頓時忙碌起來。在部分受災嚴重的地區,部分汽車4S店的維修部門已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以上海為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松江、嘉定、青浦等區域的經銷商了解到,目前單店維修量平均約在30~50輛,一名技師往往同時接手3~5輛汽車,單車維修時間是平時的2~3倍。
松江上海大眾一位經銷商人士向記者介紹:“目前已有50多輛車待修,維修人手嚴重不足,都快癱瘓了。”另一位嘉定的寶馬經銷商也表示,“高檔車的很多電子器件需要定制,業務量大的話,一輛車等上半年也不一定。”
據了解,涉水車主要有發動機受損和非發動機受損兩大類。“發動機沒受損都還好辦,晾曬零部件、更換相關電子元器件、鈑金件等就能解決,維修費據具體車型而定;但如發動機受損,維修價格基本都上萬元,很多價值百萬的高檔車甚至達幾十萬元。”一位汽車維修養護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
而這一高昂的維修成本,往往要車主自掏腰包。“針對發動機未受損的車輛,只要購買了車損險,基本都能得到保險公司賠付;但若發動機受損,只有購買了涉水險,并且在涉水熄火后沒有進行二次點火的車型才能享受賠付。”上海太平洋保險公司的一位業務人員如是說。
泡水車大量流向“黃牛黨”
鑒于維修困難,部分車主選擇將泡水車低價出售。事實上,多數二手車“黃牛”對此也覬覦已久。在近日的汽車論壇上,隨處可見求購“泡水車”的帖子。
“泡水車的車價比正常二手車至少要低20%~30%。”一位二手車販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以一輛行駛了10萬公里的2011款帕薩特1.8T為例,正常回收價為15萬元,而泡水車“頂多12萬”。
據該車販介紹,回收后的泡水車將交由修理廠進行維修,“發動機沒什么問題,泡得不嚴重的,烘干后第二天就可以賣了;發動機受損嚴重一些的,可能需要一個星期。”
這些經過“快速維修”后的問題車輛,由此流向上海及外地的二手車市場,并以正常二手車的價格出售給不知情的消費者。以上述帕薩特為例子計算,“黃牛”能從中獲得交易價格20%~30%的利潤。
據二手車連鎖超市“車王”的一位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避免回收到泡水車或事故車,公司專門成立了技術鑒定組。“從企業信譽出發,那些問題車輛都不能收。”
品牌二手車規模化存難題
泡水車大量流入二手車市場的現狀,暴露了這一市場亂象。隨著二手車市場容量的不斷膨脹,多種交易模式層出不窮。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舊車交易市場、二手車品牌連鎖店、二手車經紀公司,以及廠商、經銷商主導的二手車品牌等業務模式。
“二手車正規的銷售機構始終未能在市場上形成氣候,主要還是在于交易價格和經營成本方面難有優勢。”上述“車王”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對于二手車品牌經營連鎖店而言,首當其沖的是稅收成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的相關規定,自2010年9月起,針對二手車經銷企業(包括從事二手車交易的汽車生產、銷售企業)全部征收增值稅,征收標準為交易額的2%。以一輛15萬元的二手車為例,企業至少需要繳納3000元的增值稅;而私人之間的交易只需幾百元的手續費。
“除此以外,經銷企業還需要承擔管理、質量鑒定、技術培訓、售后服務等日常成本。一些管理嚴格的品牌銷售機構,綜合成本可能更高。”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向記者表示。
羅磊介紹,雖然國內二手車銷售模式已日趨多元化,但以品牌連鎖店為代表的主體所貢獻的銷量仍然微乎其微。據了解,目前以二手車經紀公司為代表的主體貢獻的銷售比重在40%左右,私人交易占比約50%,而連鎖品牌銷售機構占比不足10%。
有業內人士指出,由于管理、稅收成本等問題,使得正規銷售企業難以在市場上形成規模化發展;另一方面,二手車市場缺乏有效監管,評估的價格、質量不夠透明廣泛存在,二者的惡性循環,導致了二手車市場魚龍混雜的現狀更加難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