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10月1日起,消費者盼望已久的《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簡稱汽車“三包”)正式實施。一位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汽車“三包”并非“無憂無慮”,消費者購車前還需要了解和注意相關細節,弄清廠家、經銷商的售后服務承諾和合同內容,不要輕信口頭承諾。
從10月1日起,消費者盼望已久的《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簡稱汽車“三包”)正式實施。記者近日采訪發現,由于之前不少準備購車的消費者從保護自身利益出發都在等這個政策的實施,隨著眾多經銷商“十一”前后紛紛開始實施“三包”政策,這部分被“抑制”的汽車消費開始陸續釋放,車市隨之升溫。
“汽車‘三包’對消費者權益來說是個利好,對汽車的售后服務質量有了非常高的要求,所以之前我一直在等汽車‘三包’政策出臺后再買車,畢竟車這玩意也不是個小件兒?!弊蛉丈衔?,在山東路某品牌汽車4S店里,早在7月份就動了買車念頭的市民趙先生,終于交錢定下了一款16萬元的轎車。“國慶節期間的銷量要比去年同期多了一兩成,主要因素恐怕就是汽車‘三包’政策的實施?!痹摰甑囊晃还ぷ魅藛T介紹,事實上,該品牌汽車廠家從9月就已經開始提前實施汽車“三包”政策了,等待“三包”的意向客戶在國慶節前就開始持續“釋放”。
在其他幾家品牌4S店內記者獲悉,不少廠家都在“十一”之前就提前實施新規,從上月起很多銷售商的業績都呈上升態勢?!捌嚒咧鴮嵈碳ち瞬簧傧M者的購買欲,再加上國慶節期間的一些促銷活動對銷量的拉動作用,我們節日期間的銷量較平日增加近四成。”一家銷售商的負責人表示,雖然“三包”法規或將加大銷售商投入成本,同時也將對售后提出更高要求,但整體利好于車市。
在各大4S店展廳內,“汽車三包”字眼隨處可見,但記者發現,對于“三包”政策內容,少數銷售人員卻并不清楚,他們多是僅能告知“三包”即包修、包換、包退,對車輛問題如何鑒定檢測、出現爭議如何處理則介紹不清。一位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汽車“三包”并非“無憂無慮”,消費者購車前還需要了解和注意相關細節,弄清廠家、經銷商的售后服務承諾和合同內容,不要輕信口頭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