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實驗人員:武漢天虹儀表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楊先生及本報記者、司機范師傅共4人實驗儀器:微電腦激光粉塵儀、“大氣顆粒物濃度檢測儀”在南三環東儀路口,楊先生打開微電腦激光粉塵儀進行PM2.5濃度檢測,一兩分鐘后即顯示出了此處的PM2.5濃度值。
明天是9月22日,世界無車日。每年這個時候,無車出行都會被再一次倡導。隨著城市車輛的迅速發展,車輛已成為很多人生活中必需品,而部分開車的人認為,不下雨時,車內空氣會比外面好一些,事實真如此嗎?專業人士做了實驗。
實驗1
不開窗不開空調行駛車輛內PM2.5比車外高
實驗路線:西安南三環東儀路口、繞城高速
氣象條件:陰,前一天剛下過雨
19日上午,實驗人員首先來到南三環東儀路口,對這里的PM2.5情況進行檢測。由于18日剛下過雨,南三環附近空氣比較清新。
武漢天虹儀表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楊先生介紹,目前對PM2.5的檢測一般有三種方法,一種是β射線檢測法,一種是激光檢測法,還有一種常規的實驗室測重法。微電腦激光粉塵儀用的就是激光檢測法,它的特點是取樣時間比較短,每次取樣僅需一兩分鐘,可以更方便地進行動態檢測,其執行的是衛生部有關標準,單位為mg/m3(毫克每立方米)。
在南三環東儀路口,楊先生打開微電腦激光粉塵儀進行PM2.5濃度檢測,一兩分鐘后即顯示出了此處的PM2.5濃度值。為保證檢測的精確性,共測試了6次,結果分別為:0.019、0.017、 0.024、0.019,經計算平均數值約0.019mg/m3。這些測試的時間段為上午10:44~10:54。
為什么第五次會突然升高呢?楊先生說,是因為旁邊剛剛過去了幾輛大車。
隨后,實驗車輛從西高新入口上了繞城高速。(從上午11:10到11:45檢測數據見制圖。)在這一段實驗中,司機范師傅將車窗全部關閉,也沒有開空調。車輛基本保持每小時100公里的速度行進。
實驗結果:從這段時間的檢測來看,在不開窗、不開空調的情況下,行駛車輛內的PM2.5的濃度值明顯要比車外高,從平均值來看,約為0.037mg/m3左右,比車外高了近一倍。
實驗2
車內抽支煙PM2.5猛增148倍
實驗路線:西安南北中軸線
氣象條件:陰,前一天剛下過雨
19日中午,實驗人員開始匯總數據。下午的實驗,工作人員楊先生除了帶著微電腦激光粉塵儀,還多帶了一臺“大氣顆粒物濃度檢測儀”。他介紹說,這臺儀器運用的β射線測量法,執行的是環保部有關標準。相對于激光粉塵儀而言,它取樣時間更長些,但給出的數值是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值,所以對于特定時段的監測更為準確和方便。
實驗的行駛路線為西安南北中軸線,從草場坡出發一路向北。這次測試完全模擬市民在市區內行駛的情況和開車習慣,時速不固定,根據路況隨時變化。
14:30實驗開始,車輛從草場坡出發,第一階段,用關車窗、開空調情景下檢測,14:50,關空調檢測,五分鐘后,PM2.5值為0.020;第二階段,14:55抽煙開始檢測,15:05抽煙完畢,PM2.5值為2.980,比抽煙前增加148倍;第三階段,打開空調檢測;最后一個階段,打開車窗檢測,讀數降為0.050。(見右側制圖)
從抽第一口煙開始,到打開空調凈化空氣,半個小時過去,車內PM2.5數值是在逐步降低。從儀器讀數來看,車內空調對空氣的凈化還是有顯著效果的。
在方新村附近,記者對車外環境的PM2.5濃度進行了三次測試,平均結果為0.050。
15:36,大氣顆粒物濃度檢測儀檢測結束。根據其打印結果,車內這60分鐘PM2.5濃度的監測數值為0.945,相當嚇人。為什么會這么高?楊先生說,這都是因為行駛中在車上抽了一支煙的緣故。
測試結束,楊先生取出儀器上的濾片,原來純白色濾片上有一個焦黃色的圓點。實驗結果:檢測數據顯示,開窗透氣比空調對車內的凈化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