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0月1日,“汽車三包”重要配套標準“汽車三包標準”,即《家用汽車產品三包主要零件種類范圍與三包憑證》將正式實施。在家用汽車產品包修期內,家用汽車產品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消費者憑三包憑證由修理者免費修理(包括工時費和材料費)。
10月1日,“汽車三包”重要配套標準“汽車三包標準”,即《家用汽車產品三包主要零件種類范圍與三包憑證》將正式實施。在港城,汽車的銷售商及買家對此又是怎么看的呢?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賣家:積極應對
對于汽車企業來說,即將實施的新“三包”政策讓他們身上的責任更重了。業內人士稱,對汽車企業的售后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量,客戶的維權意識不斷增強,使他們的工作變得更加細致、繁瑣。
近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的汽車企業在新“三包”政策即將實施之際已經展開了積極的應對措施。為響應即將出臺的“三包”政策,嚴格落實“三包”法規,記者采訪了煙臺市機場路的部分車行。
具有多年從業經驗的張先生告訴記者,通常來說在新車入店時,車行都會對車輛進行嚴格的新車檢查,盡量減少后期出現問題。銷售顧問在為客戶講解時,明確“三包”法規的規定,以防后期與客戶溝通時發生爭執,對問題車輛進行細致的歸納分析,整理成檔案以備后期的查詢。有多年從業經驗的李先生稱,在他們車行,維修前臺接待開工單時會準確無誤地對快出“三包”期的車輛進行標記,對“三包”投訴客戶進行標記,并進行后期回訪,來保證客戶的利益。企業完善細致的服務體系嚴格執行汽車“三包”政策,也同時保證了客戶的利益與自身的發展。記者了解到,機場路的其他車行也同樣展開了積極的應對措施。
買家:持幣觀望
“本想現在買車,但后來決定還是等10月1日汽“三包”新政實施以后再買。”市民陳先生說。記者從車市了解到,新政實施前的這段時期,車市的觀望氣氛比較濃,部分消費者持幣待新政落到實處,部分消費者將提車時間定為10月1日以后。
另外,汽車“三包”新規檢驗和鑒定條款操作性不強,也受到消費者的質疑。有專家表示,造成鑒定難的問題,一是在于車輛質量鑒定費用高昂,普通消費者難以承受。另一個原因就是現有汽車質量方面的檢測機構太少、不夠中立,鑒定程序繁瑣、周期較長。在多數情況下,汽車出了質量問題,都是廠家自行鑒定,這種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現狀,讓消費者無法認可檢測數據或鑒定結論。